首頁  / 情報 / 校園

高中校園 【108課綱】新化高中國數跨域 設計思考課從遊戲入手
108課綱鼓勵學生培養面對、分析、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國立新化高中以時下年輕人流行的「密室逃脫」遊戲,跨領域開設「設計思考課-密室逃脫」課程,結合性平、霸凌、生命教育等議題,由學生共同腦力激盪,設計各種關卡與密碼遊戲,從中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最後再邀請師長們體驗,展現絕佳的思考力與創造力。 學生課堂上認真討論關卡的問題。 國文與數學跨域開課 國立新化高中國文科教師黃雅靖、數學科教師吳冠瑩,跨領域共同開設「設計思考課-密室逃脫」課程,讓學生從遊戲體驗的玩家、遊戲分析師入手,並認識不同的關卡類型及密碼樣式,從而思考關卡設計的點子。藉由每一次的討論、試玩與修正,訓練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生設計的密室逃脫遊戲兼具故事性及議題性,以「被時光掩藏的秘密」為主題,並融入性別平等、反霸凌、情感、生命教育等教育議題,盼讓體驗者在遊戲中能進一步思索各項議題的內涵,深化教育意義。在教師的指導下,密室逃脫遊戲完成,學生們先邀請校內師長體驗。新化高中校長許宏明表示,遊戲的關卡非常「燒腦」,故事內容也很發人深省,盛讚學生們真的很有才華。 選修課程的學生翁家妤也表示,這門課的關卡設計不只讓大家發揮創造力,也思考如何解決問題,更重要的是發揮團隊合作與互助精神。不僅能從設計成果中獲得成就感,也培養重要的能力。 教育部國教署表示,各學校積極推動各項新課綱多元課程,鼓勵學生學習突破性思考與發揮創造力,並體認團體合作的重要性,相信這對培養學生未來必備能力有很大幫助。
高中校園 【108課綱】恆春工商在地課程 展現偏鄉競爭力
108課綱重視學校發展特色課程,鼓勵學生學習過程結合社區,深化成果,並與地方形成共好互助的關係。位於「國境之南」的國立恆春高級工商職業學校,除了恆春在地豐富人文,更擁有墾丁地區豐沛的觀光資源,學校運用此一先天優勢,積極發展生態環境教育與觀光特色等課程,展現亮眼成果。 生態觀光特色課程 恆春工商是臺灣最南端的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所在地恆春半島有著優越的觀光地理條件及自然人文資源,學校藉此發展出許多特有的生態環境教育與觀光特色課程。例如觀光科設立一系列與恆春半島相關課程,「半島生態解說、半島景點解說」、「導覽解說技巧」等課程,讓學生充分認識家鄉,再學習如何運用多元的表達方式,引導更多人深入認識恆春半島。 恆春半島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恆春工商也創立了潛水社,在學年訓練結束後,讓學生運用所學完成證照考試,不但強化觀光發展能力,也為國內培育更多海洋保育相關領域的人才。 學生實地導覽恆春半島。 地方美食特色課程 餐飲管理科規劃「地方特色小吃」學習課程,以恆春半島特殊物產「情人的眼淚」雨來菇,加入傳統美食鼎邊銼,讓在地食材與既有的知名美食結合,展現特色;滿洲鄉名產「港口茶」製成的麵條和湯底,則創造出全臺獨一無二的「港口茶牛肉麵」。 由於恆春距離屏東市、高雄地區有相當的距離,為培養在地水電維修人才,電機科也特別開設「水電達人」課程,引導學生學習居家應用的水電技能,不但可立即運用在居家生活,也可作為職涯專業發展的一個選擇。 教育部國教署表示,新課綱的課程編排更具彈性,培養學生解決實質問題的能力,鼓勵各校持續致力發展在地特色課程,引領每一位學生不受環境限制,在地成長、在地發揚。
高中校園 【大甲高中】教師木作研習 精進工藝專業
臺中市立大甲高中規劃以手作傢俱系列為主的專門學程設計群課程,並與大甲在地廠商「八十一木工場」多次合作辦理研習,由擁有40多年木工技藝的負責人陳騰義(阿義師)指導,藉由業界專業技法,盼延伸教師在課程中的設計理念,讓學生獲得更深入、專業的學習。 木工技藝實作研習課程教學。 木作設計 美感延伸 大甲高中以手作傢俱系列為主的專門學程設計群課程,規劃「寸尺之間─期待追求【本】的木作」為主題的系列研習,利用寒暑假辦理教師赴公民營機構或產業研習活動,藉此引進業界專業技法,讓教師在課程中延伸設計理念。 課程主要藉由生活起居傢俱設計延伸生活美感,課程單元早期以手感木工、現代魯班、大木細作等命名,近期則多以大甲在地平埔族「道卡斯文化」命名,研習道卡斯的榫接古典書櫃、經典L型書桌椅、多抽收納立櫃、工業風碳化櫃、不插電練功層架、蝴蝶餐桌椅等課程,相當多元且專業。 產學合作 專業研習 大甲高中與在地廠商「八十一木工場」近年來多次合作辦理研習活動,「八十一」之名來自擁有40多年木工技藝的負責人陳騰義(阿義師),阿義師長期從事木作,希望推動木作手藝時能回歸木工之「本」心,而「本」字剛好由八、十、一等三個字組成,因此形成「八十一木工場」名稱。 大甲高中表示,教師赴公民營研習木作系列,兼顧研習與實用,但因為專業性相當高,參與過的教師都笑稱是「木工戰鬥營」。研習過程兼具設計美感的再生、榫接技術的再現,在寸與尺之間的拿捏必須精準,教師們努力在每次設定的木工技巧上達標,研習期間更是經常早到晚退,但教師們仍樂在其中,這樣的成果也口耳相傳,因此每梯次報名都會爆滿。 大甲高中校長蕭建華表示,透過研習,教師將業界所學融入教學中,讓產學零距離,未來學校仍將持續加強與學界業界的合作,從而讓學生所學能直接為業界所用。
高中校園 【虎尾農工】鑄造就業專班 就學就業領津貼
國立虎尾農工開辦「鑄造業就業導向課程專班」,以鑄造工業實務技能學習為課程核心,每學年高二下學期由學校與合作廠家共同召開說明會,先向機械、動力機械等相關群科學生、家長介紹專班精神、課程規劃、公司培訓計畫等,經遴選後於高三正式成班。 教育部國教署表示,鑄造是工業界重要的專業技術之一,臺灣鑄造品工業同業公會自107學年度發起在地培育技術人才,希望滿足地方相關產業的需求;而國教署持續深化技職教育,與鑄造品工業同業公會建立產學合作平臺,連續3年輔導國立虎尾農工結合7家鑄造廠,共同推動「鑄造產業就業導向課程專班」,學生畢業後不但可直接就業,還可以正式員工身分到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在職進修,兼顧就業與學業,深獲各界肯定。 鑄造業就業導向課程專班面試選才。 實務課程 業師訓練 「鑄造業就業導向課程專班」成立至今已進入第3年,強調實務課程,包括到業界職場體驗,邀請專班學生、家長到公司瞭解各崗位培訓方式,也安排業師協同教學,由廠長級師傅以師徒制方式指導學生產業實務技術;高三下學期學生須至廠家接受4個月建教合作職業技能訓練,訓練期間並可領取合作廠家每月2萬5,000元生活津貼。 此外,國教署針對專班學生,依就業導向專班相關經費補助作業規定,另於每學期補助5,000元獎助金,畢業後如確定從事鑄造相關產業,再加碼補助1萬元「就業獎勵金」。就讀專班時期最多可領取12萬元。 雲科大在職進修 大一起薪3萬 專班學生畢業後進入合作機構就業,可以員工身分進入雲林科大在職進修,大一開始起薪即達3萬元,之後逐年按勤惰、工作表現及專業能力調薪;如逐年逐級取得廠商所需的乙級證照,大學畢業後薪資可達5萬元以上。相較一般大學畢業生,專班學生已累積超過4.5年勞保資歷(含高中階段半年),專業技術更持續提升,並取得雲林科大學學士學位,更具職場競爭力。 國教署強調,目前該專班學生畢業後留廠就業率超過九成,期望以「就學即就業」的模式鼓勵學生加入專班,達到永續經營與技術傳承之目的。也期許未來有更多產業可以比照此一鑄造業公會模式,主動提供完整人才訓練計畫及薪資福利願景,在「學界+業界」的雙軌合作下,用最實際的方式引領年輕學子投入職場。
高中校園 【108課綱】竹山高中美術班 結合在地彩繪壁畫
國立竹山高級中學美術班持續加強美術相關課程外,也透過高度的在地參與,例如大型河堤彩繪、地方宮廟彩繪壁畫,不但讓學生有實際發揮的舞臺,協助地方景觀的美化,更贏得地方的掌聲。 竹山高中美術班由教師張巧靜帶領,張老師同時也是竹高美術班的畢業校友,為了回饋母校,她學成後返鄉教書,也因學姐的身分,與學生建立更深厚的情感。除了平日課堂上的學習,為了讓學生有實地揮灑的創作空間,她在一年多前帶領學生彩繪竹山的東埔蚋溪河堤,花了1個星期的時間頂著烈日,畫出竹山先民就地取竹材、綁竹為筏,運輸人員物資克難渡溪,臺語稱「撐竹擺仔」的意象。栩栩如生的畫面吸引許多遊客及社區民眾的目光。 張巧靜老師(中)帶領竹山高中美術班完成竹山三元宮慚愧祖師彩繪故事。 服務社區 跨域實作 地方耆老表示,很佩服竹高美術班師生,能考據在地先民文化,應用自己所學及美術專業,彩繪這樣的大型河堤壁畫,讓社區增添了一處休閒美景。此外,竹山鎮雲林里三元宮的大型彩繪壁畫,也是竹高美術班師生另一個用心創作的作品。 張巧靜老師認為,大型壁畫的實作能讓學生走出去與民眾接觸,並且運用課堂所學的專業知識,深入了解壁畫所傳達的故事及意涵;結合社區資源,從發想、構圖、與案主溝通、修改、定稿草圖、施作到壁畫完成,學生在她的引導下一手包辦,這一系列的實作過程都與108課綱重視跨領域、實作、合作互動及社區服務的學習方式有著高度契合。 此外,鄰近竹山的「行政院農委會集集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為推廣保育觀念,並進一步美化公共空間,吸引更多人參觀教育館,也邀請竹高美術班師生彩繪無障礙坡道牆面。中心人員到校為師生講解里山生態環境所要傳達的「生態、生產、生活」─人與生態和諧共存、永續發展的理念,師生構圖時,決定以Q版趣味方式來表達動物的特徵,為正確彩繪出各種動物的特點在發想的過程中師生們請教中心專家各種動物的特徵及習性,最終利用4個週末時間完成無障礙坡道牆面彩繪。 竹山高中美術班學生在豔陽下分工合作彩繪坡道。 團隊合作 強化素養 竹山高中校長陳漢銘表示,竹高美術班在張巧靜老師的努力下,從傳統及既有的基礎上,藉由服務社區的牆面彩繪創作建立特色。過去美術班學生重視個人繪畫技巧,但繪製大型壁畫需要團隊分工合作,更需要有外部資源,因此不再只是個人的事,從構思、執行到完成,團隊內部必須互動,與外界也必須溝通協調,這樣的一個跨領域、實作的教學模式,應用知識技巧、表現情意態度及追求互動共好,體現108課綱素養培養的教學理念。這次因為壁畫彩繪的豐富故事性,也獲得教育部學校特色圖文徵選活動「優等」。希望未來竹高美術班的師生們能激盪更多火花,持續發揮才能。 教育部國教署表示,108課綱強調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並重視生活的連結與社會參與,「素養」是108課綱非常重要的命題,學生不只是單純學習知識,更要將知識結合態度與技能,培養知識的靈活運用,並與在地結合。期待未來有更多學校強化在地連結,讓學生的學習更多元、更貼近地方與生活。
高中校園 【2020總統教育獎】辜雪芃&武旭丞,勇者無懼追逐夢想
「2020年總統教育奬」共有56位學生獲獎,包括大專組8名、高中組12名、國中組18名及國小組18名,這些同學以不畏困境、奮發向上的學習精神,為實現夢想的未來持續前行。透過獎項讓更多人看見這群學生的努力,面對人生中不同的逆境仍能熱情學習的歷程,為社會帶來鼓舞與力量。 總統教育獎於2001年設立,是國家最高教育獎項,得獎者可獲頒獎狀、獎座及獎助學金,除了彰顯國家對學生優良品德及特殊才能的重視,更激勵學子見賢思齊,激發向上學習的動力。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高中組獲獎者辜雪芃、武旭丞的故事。 辜雪芃-「愛是鼓勵我一路向前的力量」 辜雪芃同學為來自仁愛鄉卡度部落的布農族人。小時候因為家裡發生了一場大火,舉家搬到媽媽的部落(卡度)。後來姨丈與阿姨因病去世,留下表妹,媽媽不忍將她送到育幼院,決定領養。外婆在一次的採茶工作中跌倒,耽誤醫治不幸成為植物人,外公為了籌措醫療費辛苦工作,太過於勞累導致左眼失明。一連串的意外讓家庭的經濟雪上加霜。爸爸沒有特定的工作與收入,當臨時工每天奔波勞動,就為了房租、醫藥費和一家八口三餐的溫飽。 小學畢業後,膽怯的辜雪芃決定鼓起勇氣下山挑戰自己,在新環境中進入空手道隊。除了一切生活都得自理外,始之於禮的生活常規教練都會要求。嚴格的訓練下,體育精神造就了她,獲選為國家代表隊,在摩洛哥舉辦的世界中學運動會中,第一次參賽就獲得銅牌。比賽過程中不僅找到成就感,更開啟辜雪芃對自己的信心。 空手道是體能強度很高的運動項目,每當辜雪芃做不到教練所說的訓練動作或比賽輸了感到挫折時,就會想起爸爸為了家庭勞苦的身影,咬牙吞淚再苦再累我也不能放棄,要勇敢學習,期許自己努力堅持、永不放棄。教練常說:勇氣使人堅強,不屈不撓不放手,直到夢想到手。 在放假時,她會回家幫躺在病床上的外婆按摩、到埔里仁愛之家協助行動不便的年長者吃飯,也會到炫寬療養院當一日志工,帶院童散步、曬太陽,陪伴深受疾病苦痛的小朋友,用實際的行動來回饋社會。她感謝學校的師長、教練總是嚴格的督促和給予溫暖的擁抱,希望自己把這份溫暖分享給需要的人。 南投縣立旭光高級中學辜雪芃。 武旭丞-「活出生命豐富色彩」 武旭丞同學從小父母離異,於是跟著母親寄居於外婆家。旭丞是個愛笑的孩子,生性活潑好動,但上天卻給了他一個嚴酷的考驗。旭丞在幼年時期診斷罹患了罕見疾病裘馨氏肌肉萎縮症,是一種不可逆的遺傳疾病。這樣的肌萎縮症類型有很多種,其中以裘馨型最為常見也最嚴重。 隨著年齡增長,旭丞的肢體漸漸地無法活動自如,各關節攣縮變形,讓他必須靠支架補助或輪椅代步,讓原本喜歡在大自然中盡情奔跑、探索的他彷彿被禁錮住。旭丞剛開始十分沮喪,但後來經由家人的鼓勵與自己的轉念,開始追求自己心靈與意志上的自由,想活出自己不一樣的人生。 旭丞喜歡自然科學,雖然有身體上的限制,但從未減少他探索世界以及追求知識的熱情。他常常參與各種活動與競賽,屢獲佳績,例如:104年高雄市市長盃珠心算比賽數學成績第四名、107年第14屆國家地理知識大賽學校初賽優勝、高中一年級校內地球科學比賽第一名。此外,旭丞憑著堅強的毅力,奮發向學,在學校成績總是名列前茅。 儘管家境並不寬裕,但外婆為了讓旭丞參加各項活動,仍堅持改裝摩托車,讓旭丞不僅能夠更加安全舒適地乘坐,也可享受追風的樂趣。旭丞自認是個幸運兒,受到許多人幫助跟提攜,所以他具有「知恩、惜福、回報」的精神,在能力範圍內盡可能地幫助別人。 旭丞「裘馨不囚心」,為自己的生命活出了豐富的色彩,他那不畏病魔,以熱情探索世界與追求知識的精神,足堪表率。 高雄市立瑞祥高級中學武旭丞。 高中組獲獎名單 ★看更多:2020總統教育獎獲獎名單
高中校園 【2020總統教育獎】江承蔚&林崇佑,堅持突破永不放棄
「2020年總統教育奬」共有56位學生獲獎,包括大專組8名、高中組12名、國中組18名及國小組18名,這些同學以不畏困境、奮發向上的學習精神,為實現夢想的未來持續前行。透過獎項讓更多人看見這群學生的努力,面對人生中不同的逆境仍能熱情學習的歷程,為社會帶來鼓舞與力量。 總統教育獎於2001年設立,是國家最高教育獎項,得獎者可獲頒獎狀、獎座及獎助學金,除了彰顯國家對學生優良品德及特殊才能的重視,更激勵學子見賢思齊,激發向上學習的動力。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高中組獲獎者江承蔚、林崇佑的故事。 江承蔚-「有溫度的發明少年」 江承蔚同學小時候因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成長歷程特別艱辛。但家人藉由音樂、運動、刺激發明等方式,改善他過動的精力,奠定了跨領域的基礎,讓他能以發明為自己生活的重心。他喜歡透過觀察生活周遭需求,以關懷弱勢為出發,創造出了一個個有關於愛、關於發明的故事,被媒體冠上「有溫度的發明少年」之稱號。 在國中特色招生甄試時,他以聲樂歌劇魅影進入音樂班,並有了第一項發明「人聲模擬裝置」,解決大家練唱時五音不全的問題。曾經偶然看見有位阿嬤行動不便,得靠輪椅行動且需配合親人接送時間,刺激了發明動機。研究創發出第二項發明「輪椅動力輔助裝置」,解決困境達成阿嬤的行動心願,更獲得上海電視臺的邀訪。不斷的創新發想、研究發明,參展比賽,一路上獲得30餘項國際獎項。六年來創意發明的壓力,搜索枯腸曾讓他一度想放棄,但江承蔚知道不做永遠沒機會。激發智能潛力,改造發明作品,這些經歷開啟他的國際視野,唯有堅持,才能再次突破關卡。 江承蔚的創意成果不凡,曾榮獲2018年十大發明青少年,獲得總統親自接見,也曾連續三年獲得教育部長表揚,也榮獲技職界的奧斯卡獎-技職之光。其中,「身體清洗裝置」的發明,更獲得創世基金會曹慶創辦人的關注肯定,讚許江承蔚發明為病患提供的實質性解決方案。 讓他深深感受到發明所創造出的社會價值。「發明家始終要有顆悲憫的心」,在師長的勉勵下,讓他下定決心成為一位有溫度的發明少年,幫助身處貧窮、艱困生活的人們,能同等享受科技的便利。他也透過一場場的演說,分享自己的故事、傳達創造發明的「有溫度」核心價值。 臺中市私立明道高級中學江承蔚。 林崇佑-「摔出 臺灣第一」 來自臺東知本阿美族的林崇佑同學,家庭成員有五人。在讀幼稚園前父母離婚,由於父親都在外縣市打零工,從小就由阿公阿嬤帶大。阿公患有輕度中風,經濟壓力落在阿嬤身上,除了照顧兄妹倆,還要照顧阿公,阿嬤只有不停地包檳榔才能多賺點生活費。從小二開始練柔道,因越練越有興趣,成績也越來越好,甚至有當奧運國手的夢想,因此選擇就讀臺東體中。 他的個性不怕累,剛升國中時曾遇到技能上的瓶頸,因此不斷努力地跟上學長的腳步,嚴格的自我要求。放假時會留在學校自主訓練,學校老師、教練像父母一樣,很關心訓練及日常生活。 在高二那年,參加國手選拔,因為沒有做好防守造成腳踝斷裂,但他沒有放棄,努力復健、克服心理障礙,重新回到場上。終於在2019年當選國手,並獲得世界中學運動會金牌、亞太青少年柔道公開賽銀牌、世界青少年柔道公開賽金牌等優秀成績。 未來的他想成為柔道教練,期待有穩定的收入可以減少家中經濟壓力,更重要到的是,這是自己熱愛的運動。透過自身力量回饋學校或社區,有機會幫助像自己一樣遭遇的孩子,盡其所能的發掘並培養優秀的選手。他雖然在運動場上受過傷,但努力復健,並成功克服心理障礙,於國際賽事表現亮眼,為國爭光,其超高抗壓性、意志力、勇達目標之精神,並實踐飲水思源情懷,足為全國學子楷模。 國立臺東大學附屬體育高級中學林崇佑。 高中組獲獎名單 ★看更多:2020總統教育獎獲獎名單
高中校園 【2020總統教育獎】劉俊祥&林欽輝,翻轉人生大放異彩
「2020年總統教育奬」共有56位學生獲獎,包括大專組8名、高中組12名、國中組18名及國小組18名,這些同學以不畏困境、奮發向上的學習精神,為實現夢想的未來持續前行。透過獎項讓更多人看見這群學生的努力,面對人生中不同的逆境仍能熱情學習的歷程,為社會帶來鼓舞與力量。 總統教育獎於2001年設立,是國家最高教育獎項,得獎者可獲頒獎狀、獎座及獎助學金,除了彰顯國家對學生優良品德及特殊才能的重視,更激勵學子見賢思齊,激發向上學習的動力。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高中組獲獎者劉俊祥、林欽輝的故事。 劉俊祥-「從零開始,翻轉人生」 劉俊祥同學是來自臺東的原住民,在家裡五個小孩中排行老大,幼時父母離異搬到臺中。國小一年級時,老師發現他有識字困難且伴隨過動症,進而轉介資源班,領有智能障礙手冊後,生活更常受到異樣眼光注視,變得沈默自卑。媽媽每天辛苦工作賺錢扶養兄弟手足,從小看著母親日夜操勞,弟妹們也領有身障手冊,低收入戶家庭的劉俊祥便知道該照顧弟妹及做家事,希望幫忙媽媽分擔家計。 高職後他參加各種運動,從零開始學習羽球、足球等,訓練過程充滿艱辛,但也得到回報。在羽球練習高遠球、跑米字步、準確殺球,經過揮拍千萬次以上,手指破皮流血,咬牙苦練,終於榮獲特奧羽球男單第一名。足球訓練時發現雙腳控球球技不佳,便利用午休及下課時間長期加強,立志要發揮黃金右腳的潛力,終於在108年參加國際特奧東亞區融合學校足球聯賽中華臺北特奧代表隊,是他人生第一次出國比賽奪得冠軍。 在臺中特教學校,他遇到人生很重要的老師,沒有因為他看不懂字就放棄帶領他,一步一步靠著背關鍵字,挑戰烘焙丙級學科一千多題,最後終於拿到烘焙麵包丙級證照。未曾學過任何才藝,但他嘗試練習薩克斯風,雖看不懂樂譜,但努力學習把握每次練習機會,終克服困難學會演奏曲子;在學習獨輪車時屢摔屢傷,仍堅持到底、永不放棄,最後學會放手騎,甚至協助臺中市教育局拍攝宣導影片。 他在班上對弱勢同學能有同理的關懷與照顧,也能利用音樂及獨輪車從事公益表演回饋社會,參加這些活動,進而獲獎肯定都提升俊祥的自信心,期許這樣認真的孩子,不受限於自身及家庭環境的艱困,依然樂觀向上努力學習。 臺中市立臺中特殊教育學校劉俊祥。 林欽輝-「逆境飛翔」 林欽輝同學來自低收入戶家庭,與父母及弟弟共同生活,父親及母親皆為聽障,母親並且正在洗腎,領有重度身心障礙手冊。但從小母親便教導要堅毅勇敢,翻轉逆境,讓他學習善盡本分遵守規則做好事情。 就學時,老師發現林欽輝在數學上的能力較其他人顯著優秀。事實上國中一開始,林欽輝的能力並沒有特別出眾,甚至測驗出智商只88,但老師覺得這是因為作答畫卡太慢所致,而他努力讀書,提升實力,果然成績獲得進步,會考數學得到滿分。高中時,林欽輝因會考數學科滿分而直升學校的數理資優班,高二也因高一地球科學成績表現優異,而直升高二數理資優班。在這段期間,因興趣而開始使用電腦程式來模擬物理現象並進行觀察,並協助同學的全國物理探究實作競賽製作了兩個物理動畫,讓同學可以用實驗數據去比對模擬結果,都是林欽輝大放異彩的表現。 目前他通過奧林匹亞物理競賽入選,並經過特殊選才考上中正、中興、中山、清大四所大學,未來將離家到外地就學。雖然在生活上可能會少了父母的幫助而有所不便,但他仍期望能夠克服逆境,成就自己,實踐自己能做到的事情。也期待在未來臺灣完善的社福體制下,父母仍有人可以協助,維持現在的生活便利。 高雄市立前鎮高級中學林欽輝。 高中組獲獎名單 ★看更多:2020總統教育獎獲獎名單
高中校園 【2020總統教育獎】林欣卉&林子楊,發揮潛能熱愛生命
「2020年總統教育奬」共有56位學生獲獎,包括大專組8名、高中組12名、國中組18名及國小組18名,這些同學以不畏困境、奮發向上的學習精神,為實現夢想的未來持續前行。透過獎項讓更多人看見這群學生的努力,面對人生中不同的逆境仍能熱情學習的歷程,為社會帶來鼓舞與力量。 總統教育獎於2001年設立,是國家最高教育獎項,得獎者可獲頒獎狀、獎座及獎助學金,除了彰顯國家對學生優良品德及特殊才能的重視,更激勵學子見賢思齊,激發向上學習的動力。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高中組獲獎者林欣卉、林子楊的故事。 林欣卉-「逆境中的成長」 林欣卉家境貧困,但個性活潑開朗,積極努力上進,雖年僅15歲卻能跳級獲選成人女子足球國家代表隊員,2018年在大陸兩岸青年比賽中踢進了2顆關鍵球並帶領球隊獲得冠軍。 出生在桃園市大溪,是新住民家庭的小孩,出生不久父母離異,經濟狀況不佳,和爸爸居無定所,經常三餐不繼。後來回到泰國和親戚一起生活,幾年後,爸爸工作收入穩定了,才回臺灣和父親定居。喜愛運動的她,在國小時展現才能,其中最熱愛足球,五年級時教練劉恆亮發掘培養繼續踢球,加入尖山足球隊獲得許多佳績。有了獎學金補助,用以減輕家裡的負擔。國中階段參加基層青年國家女子足球代表隊,國三獲選為國家成人女子代表培訓成員,在高中時到日本埼玉市比賽,獲得第三名,也榮獲該屆比賽中最佳球員獎。 林欣卉在校擔任班級幹部盡責積極,與同學相處融洽,對師長恭敬有禮,積極協助學校辦理各項校外公益活動及班級比賽,無論在體育、語言學習或是團體合作都足以成為同學們的表率。她除了本身會泰語外,高中一直努力於外國語言學習,行有餘力用獎學金改善家庭經濟並協助曾經和她一樣需要幫助的人。希望藉由自己的努力來鼓勵所有愛足球的孩子們,讓足球在臺灣更普及、更有發展性。未來目標是當一個旅外選手,希望有出國深造的機會,去世界各國闖蕩學習,開闊國際視野,精進球技再回到國內,指導球員選手回饋國家社會。 來自低收入戶、新住民單親家庭,林欣卉曾寄人籬下,孤身居住在國外親戚家,在顛沛不定的環境下,她努力為自己爭取到許多獎學金,以減輕家裡經濟負擔,跳級獲選成人女子足球國家代表隊員,在國際賽事帶領球隊獲得冠軍,其堅韌的心智及積極的學習態度,足堪表率。 新北市私立醒吾高級中學林欣卉。 林子揚-「夢想起飛 畫出希望」 每年參加協會年曆畫比賽入選,看到自己的畫印在月曆上,是林子揚最感驕傲的一件事。 林子揚來自低收入戶家庭,罹患重症罕見疾病SMA肌肉脊髓萎縮症,每天藉助多種醫療儀器維持生活。但他沒有被病魔擊敗,樂觀積極、努力向上,將電腦繪畫長才展現發揮,曾獲2018臺北捷運站中山藝文廊、2019臺北市中正紀念堂捷運站藝文廊公開展覽作品,其熱愛生命保持樂觀奮鬥的心,令人動容。林子揚從小發病進出醫院無數,從小呼吸器、抽痰機等醫療儀器隨時在身邊。他從未用腳走過路,輪椅就是他的腳,成為生活的一部份。家中哥哥也是肌肉萎縮症,爸媽照顧兄弟倆備嘗辛苦,媽媽辭去工作每天接送上下學,在學校陪讀。 國小成績名列前茅,隨著病情越來越嚴重,體力越來越差,寫功課與畫圖漸漸成問題,疾病成了學習最大障礙。從小他喜歡畫圖,多年來參加協會的畫圖比賽,獲得不錯成績。國中後,課業壓力大,漸漸無法趕上進度。如今已經沒有力氣再拿筆畫畫,只能躺在床上用筆電小畫家慢慢的畫。現在就讀廣告設計科,林子揚感謝班級同學及老師對他的鼓勵與細心教導,給他信心與勇氣,使他在學習的路上充滿希望,在圖畫方塊之中,找到自己的那片天。 孱弱的身軀,無力的肢體,林子揚熱愛電腦繪圖,畫畫時,必需全身趴在床上,用變形的左手支撐右手畫畫,每一張畫都比別人花費更多時間,但他仍堅持創作,自己上網看電繪技巧,請教哥哥繪圖,他的作品參加2019企業吉祥物徵圖比賽,榮獲全國網路票選第一名最受歡迎獎、2016-2018榮獲教育部奮發向上優秀學生獎、2019罕見疾病基金會獎助學金傑出才藝獎、2017-2019臺灣歡呼兒協會夢想起飛徵畫優良創作獎。積極向上,對人生充滿樂觀,期望自己未來可以擔任設計師。他說要一直畫到不能畫為止,雖然力氣逐漸薄弱,但他仍樂觀迎向每一天,珍惜每一個可以畫畫的時光。 國立嘉義高級商業職業學校林子揚。 高中組獲獎名單 ★看更多:2020總統教育獎獲獎名單
高中校園 【2020總統教育獎】鄭翠玄&林佑弦,樂觀迎戰逆境人生
「2020年總統教育奬」共有56位學生獲獎,包括大專組8名、高中組12名、國中組18名及國小組18名,這些同學以不畏困境、奮發向上的學習精神,為實現夢想的未來持續前行。透過獎項讓更多人看見這群學生的努力,面對人生中不同的逆境仍能熱情學習的歷程,為社會帶來鼓舞與力量。 總統教育獎於2001年設立,是國家最高教育獎項,得獎者可獲頒獎狀、獎座及獎助學金,除了彰顯國家對學生優良品德及特殊才能的重視,更激勵學子見賢思齊,激發向上學習的動力。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高中組獲獎者鄭翠玄、林佑弦的故事。 鄭翠玄-「越挫越勇,超越自我」 鄭翠玄是新住民,但她覺得自己是「生命的新住民」。她出生越南北部僻壤鄉下,3歲喪父,14歲時母親改嫁臺灣,因此獨自留在越南,不但要自理生活,更要工作賺錢繳學費。16歲依親來臺時完全不懂中文,不久媽媽與繼父相繼生病,家庭陷入困境,除了在菜市場賣菜、餐廳打工貼補家用外,更要代替母職照顧年幼妹妹,以及兼顧自己的學業。她克服語文困境,苦學不懈,考取多張專業證照,並在會計能力測驗宜蘭考區三級第一名、二級第二名、獲得全國科展優等、語文比賽與學業成績表現優良。更利用課餘時間,從事志願服務協助弱勢學生課後輔導,學前特教班,關懷身心障礙兒童。積極參與公共事務,移民署擔任宣導志工,社區關懷老人,設計環保桌遊「搶救海洋生物大作戰」的減塑宣導,透過遊戲宣講讓國小學生認知塑膠微粒危害,落實減塑生活,志工時數逾200小時。曾是宜蘭聯勸志工招募代言人,通過保德信菁英獎初選。曾獲媒體自由時報、華視新聞報導,在逆境中奮發向上。 曾榮獲教育部奮發向上優秀學生獎、北一區科展優勝,鄭翠玄今年在激烈的競爭中以特殊選才錄取清華大學。期望未來成為律師,用越南語宣導教導新住民,了解臺灣生活規則和文化,加強臺越兩國人民的良好關係。 國立蘇澳高級海事水產職業學校鄭翠玄。 林佑弦-「面對逆境,需要過人的毅力及勇氣」 林佑弦國小時雙親相繼過世,由舅舅一人代理父母職,負責養育失明的大姊及佑弦兄弟姊妹七人。舅舅在夜市靠著擺攤微薄收入養活一家。後來舅舅受傷無法擺攤,僅靠低收入戶申請補助過日子。 懂事的林佑弦從不退縮,在校尊敬師長,友愛同學,更積極學習。擔任圖書、環保及體育股長、校慶運動會宣誓員,完成師長交代的任務。國中時選擇就讀體育班,專攻角力運動,想拚得獎金幫助家裡減輕負擔。勤奮地練習,每天晨操、專長課訓練、晚操從未缺席。雖然辛苦,但很充實,因為他堅信「成功是留給準備好的人」,不能停下腳步向命運低頭,必須勇往直前,比別人更加努力,才有機會獲勝。 林佑弦不畏艱難,在家孝親、在校敬長,在角力領域發揮潛力,奮發向上。已多次代表參加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屢獲佳績,高二時曾獲選兩次國家代表隊,去年代表臺灣參加東南亞角力錦標賽,榮獲銀牌。其過人的毅力與勇氣、出類拔萃角力運動表現,足為全國學生典範。 他始終相信「面對逆境,需要過人的毅力及勇氣」期望未來能為國奪牌,順利考取陸軍專科學校體育科,繼續練習角力,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換他來撐起這個家,照料舅舅,照顧家人。 嘉義縣立永慶高級中學林佑弦。 高中組獲獎名單 ★看更多:2020總統教育獎獲獎名單
高中校園 【2020總統教育獎】陳椘芸&林姵綸,打破限制潛力無窮
「2020年總統教育奬」共有56位學生獲獎,包括大專組8名、高中組12名、國中組18名及國小組18名,這些同學以不畏困境、奮發向上的學習精神,為實現夢想的未來持續前行。透過獎項讓更多人看見這群學生的努力,面對人生中不同的逆境仍能熱情學習的歷程,為社會帶來鼓舞與力量。 總統教育獎於2001年設立,是國家最高教育獎項,得獎者可獲頒獎狀、獎座及獎助學金,除了彰顯國家對學生優良品德及特殊才能的重視,更激勵學子見賢思齊,激發向上學習的動力。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高中組獲獎者陳椘芸、林姵綸的故事。 陳椘芸-「以星光為世界添柴火」 雙眼全盲的陳椘芸來自純樸的臺南青鯤鯓,單親且為低收入戶家庭,小學時父親車禍離世,由母親獨力撫養兄妹,母親的教導與鼓勵,是她一路努力的最大動力。 陳椘芸學習認真堅毅,不輕易認輸,高中時參加校內外活動比賽,也擔任班級社團幹部,曾經在高二時參加學校舉辦的大凍山登山活動,過程中幾次出現想要放棄的念頭,但也體悟到「只要堅持,沒有人能左右夢想」的道理,雖然艱困,最終也讓她完成挑戰。 她也積極以文學創作療癒人心,在文學領域出類拔萃,獲得國語演說市賽冠軍、全國小論文特優及閱讀心得甲等並且熱心志工活動,從宏祐安養院到寰宇文教公益,用歌聲傳遞溫暖;參與社區營造及公益演出,打破身障者的限制與刻版印象,擔任過輔導股長,參與閩南語演說、大隊接力、春聯接龍、科學夏令營、實彈射擊、教育旅行、歌藝社、老屋改造、文藝營等挑戰自我,活力四射。 陳椘芸曾經是2014總統教育獎的獲獎人,國中、高中學習歷程都相當認真努力,最後透過特殊選才管道錄取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希望成為一名以臺灣文學治癒人心的作家,成為「寫臺灣的人」,為這塊土地的精采故事盡一分心力。 國立北門高級中學陳椘芸。 林姵綸-「隻手撐天-築夢踏實樂助人」 國中時接觸了網紅阿滴及滴妹,激發了林姵綸對英文的興趣與潛力,用TED TALK提升聽與說的能力,國二時通過英檢中高級檢定,奠定學習的信心與熱情。 她以美國前總統艾森豪的名言:「人生最重要的事,不是握有一手好牌,而是將壞牌打好。」做為自己的座右銘。她一出生即左手缺陷,天生沒有左手掌,但父母一直勉勵她,成長路上堅持努力學習,國小畢業即獲得2015總統教育奬的肯定,更代表縣長獎畢業生在頒獎典禮上用雙語發表畢業感言、代表領取縣長獎。 林姵綸有一個双胞胎弟弟,她回憶國小時總統教育獎複審評審問她的問題:「如果可以重來,出生時妳會選擇和弟弟,誰成為那個比較特殊的人?」她說,至今她仍是這樣的抉擇,自己成為較特殊的人,弟弟則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她堅信自己即便如此,也能活出屬於自己的生命價值。 國中時獲得「雲林之光」的殊榮,她感謝弟弟激勵自己更努力,「當上帝為你關一扇門,必定會為你開啟另一扇窗」。身為身障生,希望自己的努力勤奮能激勵其他身障學弟妹,鼓勵他們「相信自己,相信明天」。語言學習及天分發揮,讓她的夢想展翅飛翔,參加全國菁英盃辯論賽,學到團隊合作與溝通,並鍛鍊清晰口條及穩健台風,擔任學校重要活動司儀順利圓滿。獲得保德信志工菁英服務獎、擔任交通隊哨長、擁有二段圍棋棋力,通過交大物理人才培育專班實體面授考核、參加107學年度高中女生科學教育巡訪計畫。 林姵綸雖有肢體缺陷,卻能認真進取,在語文與圍棋等方面表現優異,國小曾獲2015總統教育獎,卻將所得獎金與壓歲錢全數投於公益,定期捐助認養兒童長達8年,儘管身處逆境仍能發揮潛能,展現自信與領導能力,並富有正義感與愛心,足堪表率。 國立虎尾高級中學林姵綸。 高中組獲獎名單 ★看更多:2020總統教育獎獲獎名單
高中校園 【基隆海事╳海洋大學】七年一貫培育海洋高階人才
國立基隆高級海事職業學校自109學年度第1學期起,將改隸為「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附屬基隆海事高級中等學校」,統整更完整的七年一貫海洋教育課程,以培育更多海洋人才。 海洋大學表示,海洋大學與基隆海事因地緣之故,以海洋特色引領校務發展。2校整併改隸後,所設學科緊密對接、資源互惠共享,海洋大學將展現大手攜小手的教育精神,於課程適性發展、教師專業成長、學生多元學習及資源鏈結等四大面向,引領基隆海事學生深化學習、強化海洋專業知能,共同合作培育國家海洋人才。 海洋大學張清風校長簡報海洋大學與基隆海事改隸合併計畫,共同設計規劃3 4海洋教育一貫課程。 兩校協同教學,落實多元選修 改隸後,在課程發展與合作上,2校規劃於高職二年級彈性學習時間實施「海洋科技導論」及「海洋探索」課程,培養學生基礎海洋意識;海洋大學將開設先修課程,提供基隆海事學生修習,取得學分認證,以銜接大學課程。 另外,海洋大學與基隆海事共組教師專業社群,並規劃2校教師協同教學,如基隆海事觀光科校訂選修課程「休閒活動實務」,將增加海洋遊憩項目,由海洋大學教授與基隆海事教師合作教學。此外,為配合12年國教課綱落實多元選修,基隆海事養殖科藉由校訂選修課程「養耕農場經營」,打造魚菜共生農場,與海洋大學養殖系師生技術交流,積極規劃妥適空間,讓魚菜共生系統進入規模量產機制。 兩校實習實作,課程資源共享 除規劃課程外,2校資源也將鏈結與共享,共同培養學生實習實作能力。基隆海事航海科學生至海洋大學商船系學習「電子航儀」實習課程,藉由學生實際操作多功能操船模擬系統,培養探究與實作能力;海洋大學輪機系師生至基隆海事進行焊接實務課程,由基隆海事教師擔任課程助教,協助海洋大學學生實習實作。另為對接國際航海人員培訓標準,基隆海事將協助學生取得STCW證照,而海洋大學更進一步協助學生取得管理級證照,2校課程與訓練緊密銜接,共同培育海洋專業人才。 此外,為海洋人才專業基礎紮根,基隆海事將設立海洋人才培育專班。基隆海事表示,除依據課綱規定開設部定課程外,校訂必修預計開設「海洋科學導論」與「海洋工程科技導論」;校訂選修加深加廣部分,規劃生物科技領域及工程科學領域等特色課程。在高職三年級階段,海洋大學教師採行師徒制,帶領基隆海事學生於大學研究室進行專題實作。高三畢業時,依個人性向實施第一次分流,透過現行大學多元入學方案,升讀海洋大學。 基隆海事航海科學生至海洋大學商船系使用操船模擬機,強化學習成效。 3+3+1培育高階海洋人才 海洋大學指出,學生就讀大學期間,修習各學系專業必、選修學分;亦規劃學生利用大二、大三暑假期間,至企業實習或出國學習;於大四時,海洋大學依學生志向進行第二次生涯分流,提供3種路徑讓學生延伸學習:1.專業學分學程、輔系、雙主修跨領域學習。2.一年企業實習或出國學習。3.五年一貫學、碩士研究所進路。透過上述3+3+1(3年高職+3年大學+1年延伸學習),強化海洋人才培育的深度與廣度,培育我國高階海洋學術人才與海洋產業人才。 教育部表示,期待透過海洋大學與基隆海事改隸合併後共同攜手合作,具體落實國家海洋人才培育,打造高職3年與大學4年(3+4)海洋人才培育一貫模式,深化學生海洋專業知能,擴展海洋國際視野,建立完善的國家海洋人才培育機制,為我國海洋專業人才養成奠定良好基石,持續引領國家海洋人才整體向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