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校園

海外校園 疫情時代 美大學延畢增加
美國聯邦11月發布的調查數據中,顯示兩年新冠疫情導致的生活變化,如何影響了大學的畢業率。 《紀事報》分析了美國教育部1,300多所公立和私立四年制大學的數據,發現2020年和2021年的大學六年畢業率,比2018年和2019年高出1.26%。近幾十年來,這年復一年的增長率相當穩定。 在這個新的調查數據中,有近90家大學在2020年和2021年的畢業率增幅比2018年和2019年高出平均水平5%或更多;然而,卻有超過140所大學的畢業率低於平均水平5%或更多。 ★新聞出處: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Whose Pandemic-Era Graduation Rates Beat, or Fell Below, the Average?」
海外校園 中國高教 啟動文科振興的浪潮
近日,湖北大學、常州大學等皆開始針對校級文科研究機構進行優化、調整或裁撤等工作。 同樣的,今年3月,貴州大學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院、浙江大學的社會科學研究院也對校內人文科學研究機構的進行評估,將績效不佳的機構予以撤銷。而南京郵電大學、燕山大學、深圳大學等多所大學也在進行類似的優化調整。9月時,長沙理工大學甚至撤銷了17個人文科研機構。 中國各大學「以評促建、動態調整」人文學科科研機構的作法,都顯示了在實用主義的風潮下,高教對於「新文科」的積極建設。所謂「新文科」,就是破除學科壁壘走向「大融合的文科」,從分科治學走向跨域學習。在新文科的思維下,除了優化人文科研機構外,也進行人文學院系的調整,積極走上推動「文科建設」、「文科振興」之路。 ★新聞出處:微信公眾號《北大清華講座》 「多所高校,清理文科機構」
海外校園 【海外大學圖書館】5大知識殿堂,百年風華屹立不搖
啟動英國閱讀年的前教育部長布朗奇(David. Blunkett)曾指出:「每當我們翻開書頁,等於開啟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 每當我們提起閱讀教育的推廣,緊密相扣的意象便是圖書館。在過去,圖書館向來被看座是一座「藏書閣」,蘊藏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在教育的推動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隨著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圖書館資源也逐步走向與網路科技結合的蛻變,不僅是建築設計更具現代感、館內的收藏更加多元化、服務內容更趨專業化,閱讀方式也隨之智慧化。一起來看看世界著名且歷史悠久的大學圖書館。 美國【哈佛大學圖書館】 堪稱美國最古老的圖書館,也是世界上藏書最多、規模最大的大學圖書館,包括美國總統及多位諾貝爾獎得獎者在內,皆曾在這裡學習過。館內特藏的罕見中文善本在2017年完成數位化,並公開提供民眾下載使用。 哈佛大學圖書館(圖片來源:網路搜尋Harvard University Library) 英國【博德利圖書館】 位於英國牛津大學,這是歐洲最古老的圖書館之一,曾被用來拍攝《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中霍格華茲魔法學校的部分場景。 博德利圖書館(圖片來源:網路搜尋Bodleian Library) 丹麥【皇家圖書館】 即丹麥國家圖書館,同時也是哥本哈根大學圖書館,是北歐最大的圖書館。該圖書館有許多歷史珍稀藏書,自17世紀以來所有在丹麥出版的圖書都存放在這裡,其建築像一顆黑色的鑽石照映在海面和天空。 皇家圖書館(圖片來源:網路搜尋Royal Library) 蘇格蘭【亞伯丁大學圖書館】 蘇格蘭亞伯丁大學是世界史上第五所英語大學,成立於1495年,新圖書館建築外觀相當有特色,像是一座巨大的玻璃立方體,館內中庭空間挑空穿越8層,以螺旋狀造型天花板直通屋頂,高性能玻璃組成建築不規則的表面,白天反射陽光,夜間透出光亮,成為區域的發光標幟。 亞伯丁大學圖書館(圖片來源:網路搜尋University of Aberdeen) 日本【武藏野美術大學圖書館】 日本東京武藏野美術大學是頗負盛名的藝術大學,其圖書館設計亦相當創新,外觀採用大面積玻璃引進陽光,館內的牆面即是書架,整體看來就像一艘巨大的圖書方舟,共藏書20萬冊,館內另設有畫廊可供學生辦理展覽。 武藏野美術大學圖書館(圖片來源:網路搜尋Musashino Art University)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選才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節錄),原文請見:百年歷史風華,穿梭於古今中外的知識殿堂
海外校園 澳洲大學擁抱人工智慧 改變校園學習生態
人工智慧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潛力無限,今年2月澳洲迪肯大學(Deakin University)資訊團隊開發的校園「精靈(Genie)」拿下全澳教育類資訊科技首獎,由聊天機器人及人工智慧主導的校園革命正在悄悄改變澳洲大學校園的學習生態。 迪肯大學-「精靈」提供個性化服務 「精靈」是一款由大學自主開發智慧型手機的應用程式,包含學生在校所需的校園資訊,可回答學生關於校園及正在修習的課程任何問題,迪肯大學資訊團隊主管William Confalonieri表示「精靈」是結合人工智慧、機器學習、語音識別與預測分析的機器人,連接該校所有系統與學生的個人檔案,熟悉有關學生個人的所有資訊,可以完全與學生個性化互動。 宣傳影片展示「精靈」可安排規劃學生的學習時間,主動建議學生如何完成作業,運用各堂課的空檔時間作主題式的複習。「具有個性化的校園服務可吸引更多的學生,此外,亦有助於減輕教師重複解釋相同一件事的負擔。」 迪肯大學的「精靈」是學校與學生密切合作的成果,開發者深入分析學生的需求與工作方式,並已通過內部測試,預計在7月擴大實施。據稱,已有不少可適用「精靈」的組織與迪肯接觸作技術移轉的商業開發。 坎培拉大學-依師生需求設計 首都特區的坎培拉大學有兩套校園人工智慧開發,「露西(Lucy)」專為學生設計、「布魯斯(Bruce)」則是針對教職員設計。 雪梨大學-Finbot用於財務部門管理 雪梨大學則正在測試校園聊天機器人協助教職員以更簡便的方式搜索資料,財務部門使用Finbot進行採購、開立購買憑證及庫存管理。 紐卡索大學-虛擬實境結合醫學教育 紐卡索大學擁抱3D技術應用於教學的趨勢,運用時下的「虛擬科技」與醫學教材結合,使用在助產士醫學教育課程上,以虛擬實境的技術體會照護新生兒的流程,彌補教室與醫院實景的鴻溝,在沒有虛擬實境的年代,平均每學期只能上一次的課程,利用虛擬的技術不但可臨場感受、還可反覆練習,大幅提升學習效果及意願。 阿德雷德大學-應用AI協助落點分析 南澳學術重鎮阿德雷德大學首推「大學入學考試積分(ATAR)」應用程式,可解答學生對於大學入學積分的疑惑,協助學生針對特定科系入學分析有關「決定落點」的重要數據。據稱,目前已有2千名學生開始使用服務,通常12年級生接獲ATAR成績單當天,註冊組的服務電話自清晨8點至晚上8點約有1,200通熱線諮詢,尤其針對最忙碌的前3個小時,該程式已能減輕47%的電話量,針對全天的電話量也能夠降低40%左右。 應用AI減少總機電話量、學生更有效率知道調整後的ATAR積分,基於成功經驗阿德雷德大學正在啟動開發另一套校園機器人,協助開發的甲骨文公司顧客服務策略及轉型主管Kristi Mansfield強調,澳洲高等教育的高度競爭環境下,意味的是每一所大學均把眼光放遠,隨時在尋找最先進的科技,將現有資源以最有效率的方式開放分享,創造改善學習經驗的優勢。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資料來源:教育部電子報第817期:校園精靈Chatbot 正潮! 澳洲大學的人工智慧革命
海外校園 【香港中大】研發餐飲智能App 推薦美食個人化
香港坊間有不少餐廳搜尋平台和食評網站,普遍按大眾的正評排列餐廳。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團隊開發出一套人工智能推薦系統,可以從用戶的社交網絡中,找出與用戶互動率高、口味相似的朋友,並在餐廳搜尋結果中,加入朋友的意見,重新計算及排列餐廳推薦次序,令資訊更具代表性。有關系統已製成手機應用程式並上架予大眾免費下載。 數據分析「朋友」 增推薦可信度 坊間的餐廳搜尋平台一般是按大眾口味排名,有餐廳會聘請「打手」寫食評,降低內容可信度。而現實中,選擇餐廳時一般都會徵詢朋友意見,或參考朋友發放的美食照片而決定光顧。香港中文大學系統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教授黃錦輝率領團隊,花了兩年時間,研發出名為「INCOMIRS」的人工智能餐飲推薦系統,並製作手機應用程式「Eatchoice」。「INCOMIRS」人工智能餐飲推薦系統能綜合社交平台及香港本地大型飲食評論網站數據,按地點或菜式列出推薦排名,並提供多種語言翻譯。該項目於第三屆全國青年人工智能創新創業大會中獲得創新類別一等獎。 團隊研究員兼學系講師馮沛璋表示,用戶以facebook帳戶登入程式後,系統首先找出與用戶經常有互動的朋友,然後分析後者平日分享的餐廳,「這可通過朋友在社交平台『打卡』(附註餐廳地點)、標籤和內文得知。」最終結合用戶指定的喜好,即地區和菜式要求,為其羅列出符合其個人口味的選擇。馮沛璋表示,系統會隨時間收集更多數據做分析,結果會不斷改進。他指出,推薦系統的用法不限於餐廳,亦可應用於電影、書本、文章、新聞等。考慮到用戶的「facebook朋友」不見得全都是「真朋友」,系統可透過用戶與個別朋友於社交媒體上的雙向交流次數等特徵作出分析,從而識別該朋友的餐廳推介應取信多少。 重視小眾餐飲習慣及評價 港中大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指出,現時大型餐飲推薦程式一般按好評度推薦較大眾化的餐廳,但卻忽略一些小眾的餐廳和用戶的個性化口味,如一些新開張的餐廳。此外,他表示,現時大型餐飲推薦程式存在很多「打手」(聘用專人寫食評),令推薦結果不一定符合用戶口味,「上面的留言甚多,但朋友的推薦相對來說可信度更高。」有關系統能有效解決新開業餐廳的「冷啟動」問題,就算是知名度較低的餐廳,只要在朋友圈內獲得好評,系統便能作出推薦。同時,對於茹素、嗜辣之類有特別飲食喜好的用戶而言亦有幫助,「例如朋友圈內的人都很喜歡吃菇菌食物,系統分析這些數據後便可向用戶作出個人化推薦。」 多元資料蒐集 提供個人化服務 助理研究員李博表示,用戶即使不登錄提供社交平台的資訊,也可以「訪客」身分使用程式,只是會根據一般大眾推薦的餐廳作推薦,「但我們亦結合兩個餐飲平台的資料,以及提供七種語言,包括日文、法文和西班牙文等,對遊客而言非常有幫助。」團隊未來會參考社交平台發放的美食和觀光照片的數量和朋友圈的旅遊熱點資訊,為使用者推薦合適的行程。 對於近年大眾較關注的社交平台私隱問題,馮沛璋指出,用戶可選擇登錄與否,就算登錄了,也只可看到其權限範圍之內的資訊,「就算系統收集了雙方的社交平台資訊,若其中一方沒有權限看到對方的資訊,系統也不會顯示後者推薦的餐廳。」 系統現已推出Android版本的應用程式,名為「EatChoice(揀嘢食)」,已可於Google Play免費下載,並預料在兩至三星期內推出iOS系統版本。馮沛璋表示,未來會研究收集除facebook以外的社交平台資訊,如微博、Twitter,為用戶提供更個人化的推薦程式。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教育部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節錄),原文請見:中大研發餐飲App 提供個人化選擇
海外校園 【雙聯學位】哥倫比亞大學&三一學院 攜手跨州修課
都柏林的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 Dublin)是愛爾蘭最古老的學院,今年秋天將與美國長春藤名校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聯手設立雙聯學士課程(Dual B.A. Program),招收在這兩所世界知名的大學讀完4年英語主修課程的學生,可同時獲得兩所大學頒發的學士學位。 2+2年 跨洲雙聯學士計畫 初次招生計劃在英語、歐洲研究、歷史、中東和歐洲語言和文化4個主修各10名學生,共招收40名新生,前兩年在三一學院修讀選擇領域的課程,後兩年再回到哥倫比亞大學繼續相關主修,最後交出的畢業論文,是由兩校的教授共同來指導的。 除必修課程外,哥倫比亞要求的核心課程學分(core curriculum requirements)將在後二年回到哥倫比亞完成,雖然學生前二年在三一大學的課程中,也會包括一些核心課程學分。這樣學生同時可以獲得在兩個國家、兩所學院、不同風格教授指導下就讀的諸多好處。另外,此計畫最有利的地方,就是兩校經常舉辦學術研討活動,促進教授之間的交流,早已建立好共同研究合作的密切關係,對未來該計畫在兩校穩定的推動大有助益。 學生付的學費及獲得的助學金都是依據他們就讀當時的學校區分。三一學院招收歐盟以外的學生學費1年為2萬3,560美元,而哥倫比亞大學1年的學費為5萬2,680美元,多了一倍。美國學生可以申請聯邦的貸款就讀三一學院,但因為讀的是外國學校,不符申請聯邦裴爾助學金的資格。而哥倫比亞大學和三一學院雙聯學士的初次招生,已有160名學生申請,爭取40個名額。 哥倫比亞大學與巴黎政治學院雙聯學士計畫已進行8年的時間,畢業生中已有2名獲得全世界著名的「羅德獎學金」(Rhodes Scholars),目前有300名學生註冊,入學條件並沒有要求流利法文,主要的仍是以英文授課,42%是美國人,21%是法國人,6%具有美國和法國雙重國籍,還有29%是從其他國家來的國際學生。另外,美國學生中24%具有除了法國以外其他國家的雙重國籍,法國學生中25%具有除了美國以外其他國家的雙重國籍。 根據美國教育協會(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資料顯示,美國和外國合作的雙聯計畫通常學生都不是美國人,哥倫比亞大學與巴黎政治學院及三一大學雙聯學士計畫以美國學生佔多數的現象,並不常見。 雙聯學位落實 有助於未來就業 大學以雙學位(double degree )或雙聯學位(dual degree)為招生的利器已有很多年的歷史了,國際教育協會(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IIE)高等教育計畫主管Clare Overmann讚許哥倫比亞大學與巴黎政治學院雙聯學士計畫能讓那麼多的美國人參與,是最佳的典範。交換學生的計畫已推動很長的一段時間,但雙聯學位的計畫才真正落實學生未來具備被僱用所需的資格和能力。根據IIE去年的調查報告,68%在國外就讀一學年的學生,認為國外學習的經驗對他們就業力的提升非常有幫助,相較於在國外就讀少於8周的學生,只有43%認同。 據統計,美國學生赴國外就學的人數中,將近2/3(63%)是就讀8週或更短的課程,但是在2016年也有超過4萬8,000名美國人赴國外留學取得外國學位。 Overmann表示,過去幾十年來雙聯學位已逐漸受到歡迎,但在總體上來說,仍是十分具有挑戰性的,尤其對美國的大學部學生來說,許多核心課程必須專注投入學習,但如果讓學生離開兩年,越洋到彼岸就學,其中就有許多行政準備工作和課程統整,以及雙方之間配合且銜接得上,才能保證計畫行得通。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教育部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節錄),原文請見:哥倫比亞大學推出跨洲雙聯學士計畫
海外校園 亞洲跨國留學 經濟就業為主要考量
傳統上,國際學生的流動是由發展中國家流動到已開發國家、從南方國家流動到北方國家、從亞洲流動到歐美為主的型態,這樣的型式稱為「垂直流動」,追求的是高品質與尖端的教育內涵。 日益增加的亞洲學生水平流動與高等教育區域化 但是隨著亞太地區國家社會、經濟與文化崛起的影響,亞洲國家雖然仍有大量學生前往歐美求學,但日益增加的現象是在同一個地理區域內相互流動,當前亞洲便是如此。例如:從印尼到臺灣念書,或者是從中國到新加坡、馬來西亞求學,這類學生數量日漸增加,形成所謂「水平流動」(horizontal mobility),顯示社經水平相近國家也開始相互交流互動,造成目前亞洲高等教育區域化(regionalization)的現象(黃庭玫、詹盛如,2016),而這樣的發展其實與各國積極鼓勵與推動有密切關係。 過去幾年來,亞洲幾個國家都推出相關策略與方案,鼓勵國際化、學生交流與短期交換等,促成亞洲地區水平流動的增加。1983年日本鼓勵校園多元化,以達到10萬名外籍生為目標,隨後在2009年推出「全球30計畫」(Global 30 Scheme),鎖定30萬名外籍生,直到2013年安倍晉三首相上台追求世界排名重要性,力推「安倍教育」(Abeducation)。 相同的,韓國在2005年也推出「求學韓國計畫」(Study Korea Project),希望在2012年達成外籍學生10萬人目標(Palmer & Cho, 2011);新加坡則矢志成為區域的教育樞紐(education hub),與世界知名大學積極合作,爭取區域內優秀的國際學生(Ng, 2013);此外,馬來西亞亦推出高等教育國際化政策,特別瞄準非洲、中亞與中國大陸,積極爭取人才。 臺灣近年來亦不落人後,2011年推出「高等教育輸出──擴大招收境外學生行動計畫」(Chan, 2013),2016年政府再推出「新南向人才培育推動計畫」,希望能增加在臺灣的外籍學生人數。 國際學生流動的推拉理論 在解釋國際學生流動上,最經常使用的架構是「推拉理論」(push-pull theory)。在推力方面,代表母國有所不足或是欠缺的相關因素與條件;至於拉力則是代表留學國的優勢因素與條件。推力因素通常是指本國自身教育設施落後、缺乏研究基礎、高等教育受教機會有限、外國學位比較值錢、族群歧視,或是政治不穩定等。至於在拉力因素方面(指留學國),常見的包括豐富的外國獎學金、良善的教育設施、先進的研究環境、就讀大學機會多、財務支持充足、政治穩定,以及希望經歷外國生活等。 Altbach(2004)認為拉力因素是重要的,他認為最具影響力的因素包括外國大學的聲望、入學簡易、充滿希望的生活,以及就業生涯等(Altbach, 2004, p. 21)。本研究聚焦在「拉力因素」,因為拉力某個程度上代表外國大學哪些面向「品質」較為良善與充足,透過學生的選擇,可以充分了解他們在意哪些品質,了解其考量因素與偏好之相對權重高低。 研究設計方法 本研究採取兩階段式設計,首先確認影響學生流動之重要構面與因素,接著發放問卷給不同國家學生填寫。前者透過文獻探討分析有哪些關鍵構面與因素,其次進行專家團體(expert group)的檢視與意見回饋, 提高內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最後總計有四個構面與12個因素列入調查問卷中。 本次調查採用量化方法, 以階層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進行資料統計,評估不同構面與因素在學生判斷中擁有的比重多寡。本方法是透過構面、因素內部相互比較重要性的高低,決定所占權重為何,同時加總為100%,方便察覺不同因素之間差異與重要程度。由於階層分析法是專家導向的資料分析法,在通過邏輯一致性檢測後,最低有效樣本數只要30個即可。 本次問卷發放給高中職學生及大學生填寫(尚未出國者),預計選擇十個國家與地區進行調查,主要瞄準大都會區的學校,減少跨國之間的社經程度差距。本文僅呈現馬來西亞、韓國與臺灣三個國家的數據,總計572位學生,因此推論至其他國家或全亞洲時,仍會有侷限性存在。調查結果並公開發表於今(2017)年9月高等教育評鑑中心舉辦的「2017年國際高峰會」上。 本次問卷調查的四個構面與12項因素如下:四個構面為生活、學術、經濟與技術層面。生活構面包含整體安全性、文化適應的容易與否,以及生活是否便利等三個子因素;學術構面則含括研究資源多寡、課程設計品質,以及學術聲望高低等;經濟層面則有就業前景、打工及獎助學金的機會,以及學費與生活費的高低;最後則是技術構面的因素,主要是入學門檻的難易度、修業過程的難易性,以及最後畢業門檻的適切性等。 結果與分析:經濟、就業與求學 從回覆的資料分析發現,不同構面與因素的確有顯著的差異與不同(請參見圖一)。從四大構面觀之,經濟(31.5%)與技術(27.4%)是學生的主要考量,而生活構面與學術面向分別只有21.3%與19.9%的比重,顯示學生更在意經濟取向,以及修習學業過程的相關因素,顯示出消費取向與工具理性的特質,重視成本效益,以及物有所值(value for money)。 若進一步探討12個因素的權重也會發現,有些因素有較高的權重重視,這些因素(超過10%以上)包括就業前景(12.8%)、學費及生活費(12.2%)、整體安全(11.0%)、修業難易度(10.9%),以及課程設計(10.3%)等五項。 一般言之,跨國留學主要希望就業機會與發展,在此調查中也充分得到應證,不過學生也重視學費與生活費的高低問題,畢竟若無法負擔求學成本,再多的規劃都是無法實現的。比較令人訝異的部分則是對於「安全」的重視程度,表示亞洲在選擇留學地區時,經常評估指標是該地治安、犯罪與人身自由是否具有充分保障。另外,學生也相當在意修業難易度,標準過高與繁複的求學過程,容易令亞洲學生打退堂鼓,轉移至其他地方。 儘管擔心修業的難易問題,受試學生也認為良好的課程設計與教學亦是考量的重點,若是學校能夠提供優質的課程、妥適的教學環境,對於跨國學生仍具有吸引力。 至於最不重視的因素,調查亦有獨特發現,包括學術聲望(3.8%)、生活便利性(5.0%)、文化適應(5.3%)、研究資源(5.8%),以及打工及獎學金(6.5%)等重要性都比較低。其中令人驚訝的是,學術聲望與研究資源並非學生最主要的期待與需求,相較於上述課程設計與教學的高權重,點出當前以學術表現為主導的世界大學排行榜,並無法充分反映學生的需求與觀點。 而且,生活便利性以及文化適應也不在學生的主要考量之內,可能是因為已經把「整體安全」列入考量了,所以這兩因素也就等而次之,畢竟大環境安全即無需憂心其他的生活與文化議題。 創造特色、品質與就業價值,非頂大對境外生亦有吸引力 從本調查的研究顯示,馬來西亞、韓國與臺灣學生在跨境流動上所考慮的品質面向,比較重視就業前景的可能性、求學費用的合理性、留學國整體安全的要求,以及課程與教學方面的優質服務。整體而言,這三個國家學生是理性的消費者,對於長遠發展、當下經濟成本與求學內容有較高的期待與要求,同時也要求留學環境的安全性品質。正因為如此,若想吸引這些亞洲學生,必須盡力提升這些面向品質,尤其是在安全環境上。 相對的,一般學生並不需要頂尖的學術與研究環境,他們比較在乎求學歷程與就業前景的因素,顯示非頂尖大學在國際學生市場上,只要能創造自己的特色、品質與就業價值,仍然大有可為,可以吸引到許多境外學生。 ◎參考書目 黃庭玫、詹盛如(2015)。前進東南亞高等教育:區域化的拓展。教育研究月刊,259,80-99。 Altbach, P. G. (2004). Higher education crosses borders. Change, 36(2), 18-25. Chan, S. J. (2013). Internationalizing higher education sectors: Explaining the approaches in four Asian countries.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and Management, 35(3), 316-329. Ng, P. T. (2013). The global war for talent: Responses and challenges in the Singapor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and Management, 35(3), 280-292. Palmer, J. D., & Cho, Y. H. (2011). Does internationalization really mean Americanization: A closer look at major South Korean universities’ internationalization policies. In J. D. Palmer, A. Roberts, Y. H. Cho, and G. S. Ching (Eds.),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ast Asian higher education (pp.119-146). New York, NY: Palgrave Macmillan.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評鑑雙月刊第70期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亞洲跨境學生流動:哪些品質重要呢?
海外校園 因應108課綱 雅加達臺校「程式設計」開課
印尼雅加達臺灣學校為因應108年新課綱預作準備,並響應國內「活化教學」及「翻轉教育」趨勢,於106學年度起開設中學部專題選修課程「程式機器人設計」,課程規劃廣受學生歡迎,兩個班別全部額滿,甚至許多學生排隊候補。 程式設計課程座無虛席 在全校師生共同努力下,印尼雅加達臺灣學校中學部學生參加2018年1月27日印尼雅加達區機關王比賽榮獲金牌,展現出我國新南向政策中臺灣教育多元和優質的成效。 參與此門課程的學生,除了平時上課時間外,課餘時間也都樂於投入學習,全都自動到校學習演練,而學校老師們看到學生學習如此用心,也自願在週末犧牲假期,到校陪同練習,師生一同沈浸在學習樂趣中,非常符應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綱「自發」、「互動」及「共好」的理念與精神。 雅加達臺灣學校表示,參加這個課程的學生除了必須具備程式設計的基本概念以及具邏輯的思維模式,可以解決各種難題外,更須具備團體合作的精神,懂得利用個人專長,共同合作來克服問題;對於學生而言,是一門難得的多元學習課程,更是極具吸引力的課程,所以在開課後就座無虛席。 海外臺灣學校與國內課綱接軌 教育部表示,東南亞5所海外臺灣學校為我國海外延續優質十二年國民教育與發展優質華語文教育重要據點,設立至今已成功培育無數臺商子弟、僑生及外籍人士子女,近二十餘年來,在臺商、民間、國內教育工作者及政府等各方不間斷地努力及協助下,已累積多元特色的風貌,展現臺灣在異地推動特色化海外國民教育的軟實力,目前各校已發展成為K-12完全教育體系,全面實施國內課程綱要及設備標準,與臺灣教育完全接軌,教育部對於各校經費、師資教材上將持續給予支持與重視。
海外校園 為什麼有些留學生不能回國(下)
圖片來源: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上一篇:為什麼有些留學生不能回國(上)、為什麼有些留學生不能回國(中)) 說到對照組,當我在台灣念高中的時候,因為自己喜歡在課外摸索網頁與程式設計,以致成績不佳。當時我常感到自己身邊的同學只在乎如何升學。當社團、體育校隊、公益等通通被價值觀扭曲成為升學跳板,我會開始覺得自己感到不適。 但我運氣很好,雖然考試和在校成績不甚理想,或許靠著一些課外的活動,我鑽進到了工程第一志願的資管系和物理系候補,讓我日後有機會轉系進入自己想念的資訊科學。開學不到一個禮拜,讀文學創作系的室友問我:科學家發展出來的學術知識,可能要數十年後甚至百年後,才有相關的應用與商業價值出現,反觀工程師,可以將現有的知識在十二十年內做成有商業潛力的成品;為什麼會有人想去做科學家呢?純理論知識很重要嗎? 之後我們兩人開始了一場激烈的辯論。由於房門沒關,走廊路過的同學聽到了都站在門口聆聽,後來慢慢加入了這種辯局。由於當時大家都是新生,尚未有學術辯論的基本訓練而沒能達到結論,但當天結束時,我們宿舍房間擠了將近十個人。數年過去了,我這位大一室友去美國西岸寫劇本,而我則留在東岸就業。我們兩人之間仍三不五時找機會聊聊,因為兩人不同的學業和工作背景,常常能給對方一些新的啟發。從高中到出國念大學,對我來說最大的驚喜就是自己終於找到一群不是把讀書當作升學手段的朋友,也終於有人可以一起討論想法,而不只是為成績拼命。 相對的,當時和我一起至這所學校就讀的高中朋友其實有另外四位,但由於他們通通住進了亞洲人居多的宿舍,最後紛紛加入台灣學生會。往後四年,雖然大家偶而會見面吃飯,但日子久了,我發現我先前的台灣朋友們依然維持互動。而我自己因為其他方面的學術與課外活動興趣,而開始交了許多其他朋友,相對而言反而顯得和台灣人疏遠了。即便自己沒有刻意遠離台灣朋友,但當自己的興趣越漸多元,自己也不會覺得自己應該因為自己是台灣人而去限制了自己的生活。 對我而言的最後一根稻草,應該是我當時決定進修哲學時,台灣朋友與美國朋友的兩極化反應。 思考一些生活中乃至人生中的是非對錯,對我來說除了是興趣外更是生活的一部份。我親密的台灣朋友告訴我這樣未來會找不到工作,不應該荒廢自己的學業。反觀我過去的英文老師與身邊的美國朋友,都支持我選擇對自己有意義的學習方向。 不回台不代表不愛台 過去十年我認識的台灣留學生中,就有能力很好但專攻學術與藝術的同學,而他們幾乎完全不參加台灣學生會的活動,因為他們身邊的台灣留學生中清一色都是專業領域(電機工程、金融、企管等),對於藝術和學術理論一點興趣也沒有,更甭談了解為何會有台灣人把這種沒錢途的事情當志向。 試想,在這種環境中,跟你「同文同種」的台灣人沒有人了解、也不想了解你的志向與興趣,而你身邊的「外國」朋友雖然不吃火鍋不唱KTV,但是他們卻重視你的長才並且勇於挑戰你的想法。 久而久之,你還會認為「台灣人」跟你有不可斷絕的關係嗎?而和「外國人」又有什麼真的永世不能跨越的鴻溝呢? 這些同學在國外被當作人才,是先進國家高技能移民的鎖定對象。而理論上來講,台灣不論是人民還是政府,應該都去重視這種人的發展空間並給予其應有的尊重。然而,事實往往不是這樣子。 很多較少與台灣人互動,最後選擇在外生根的留學生,其實很多人對台灣仍有很深的思念,甚至很多人比因為在國外找不到工作而歸台的留學生更珍惜台灣。 為什麼?因為這些志向與一般台灣人不同的朋友出國的目的就是為了要從國外學習自己熱愛的知識後,才能回國發展、貢獻自己所學。然而,同儕之間無法理解也就罷了,回國後又發現國內完全不重視自己領域的發展,這些學生畢業後面對了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你應該為了自己是個台灣人而歸國,還是應該跟隨自己的志向,留在資源比較多的國外? 學術環境不優,無法吸引人才回國 學術界就是個很好的例子。我有次在一婚禮認識了一位在美國任教的台灣籍教授。談過之後才知道原來他是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基本上能進入美國國家科學院與國家工程院的,都是學術界領域的權威)。而獲得這種國際級殊榮的台灣學者,也不只他一位。 而這位教授告訴我,其實選擇留在美國與否是個很現實的問題。做學術需要錢養學生、需要錢去參加研討會、有時更需要錢去養器材做實驗。在美國一方面是學術與經濟資源較多,但真正的優勢在於其資源運用的彈性化。而我在台灣實習時碰到在美國名校學成歸國的年輕與中生代教授,有時提到這敏感的話題,他們不免會吐吐苦水。他們回國很多是因為想照顧父母,但在他們在台灣發展過程中都可以體會到台灣體制上和資源上的種種限制,從不公平的輩分制度、莫名其妙的學術論文積分系統、一直到教授的固定薪水完全都沒有討論的餘地。 很諷刺的是:比台灣更晚對國際開放的中國,卻是砸下重金,以比歐美國家更優渥的待遇和經費來挖角世界一流學者進駐中國學府。留在美國做研究的台灣學者,若想要離家鄉近一點,中國、新加坡、香港在學術環境上已遠勝台灣。 在這種情況下,讓你選擇回國去忍受自己事倍功半,或是留在國外為志向全力衝刺?你真的會認完全把你當蠢材加奴才的「台灣人」,會比賞識你才華的「外國人」還要來得親嗎? 總而言之,當我們在給留學生的歸屬做最終定位的時候,不要忘了最基本的取樣誤差。 我們可以寫一篇文章把思鄉之情講得有多麼崇高,但我們也別忘了:我們的文化、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大眾,究竟邊緣化了多少的台灣人才。當我們「台灣之光」都是長年在外、甚至已經在國外生根的台僑,我們都該有所警惕。 對於有熱忱的台灣青年,請不要再笑他們的夢不實際、賺不了錢。因為,台灣的未來需要這些人才能走出不同的路。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為什麼有些留學生不能回亞細亞(下)
海外校園 為什麼有些留學生不能回國(中)
圖片來源:Learnthat (上一篇:為什麼有些留學生不能回國(上)) 似曾相識,不是嗎? 對此,我為有此遭遇的朋友們感到不平。但是,我在這邊將直言,告訴你為什麼這種事情會一再重演。 過去幾年我面試過數以百計的工程師與設計師,而在閱讀履歷和實際面試的過程中,我發現台灣人與中國人在找工作的時候有個令我難懂的態度,那就是,認為一切跟專業看似無直接關係的事情都不重要。打個比方,我看過很多台灣人寫的履歷,除了實習、工作經驗外,就是列出課表、成績,很少會看到「自發性」的自習經驗、興趣或是課外活動。而面試時,很多人對於「閒聊」的回應都非常敷衍,尤其是當面試官問到「你為什麼想做我們這個行業」或是「你為什麼會想要來我們公司」時,大部分台灣人給的答案都是明顯搪塞(例:我覺得你們的產業是明日寵兒,而我想要將我的技能貢獻給一家成功的企業),而這種屁話講了等於沒講。 專業外的人際互動與生活熱忱更重要 而或許這很難置信,但其實在美國,面試時的專業外問題,遠比專業問題重要。 為什麼呢? 這道理其實一點也不難懂:因為每個從你們科系畢業的人上過的課都差不多,一般來講能力也不會差太多。而講到實習經驗,這些都是分組工作,你寫的應該都是整個團隊的工作成果而不是你的個人職責,面試官不會笨到連這點都不懂。美國許多公司都是派你未來的同事來面試你,如果你連最基本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都不行,誰會想要跟你做同事? 這句話或許會更讓你驚訝:你真正沒有辦法打入這個世界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因為你不認真生活。 你或許會反駁說自己讀了多少書,花多少時間準備專題等,說真的這些都不重要,因為你科系上每個人都必須完成這些才能夠畢業。不願意去跟人互動、了解對方的生活與文化,代表你不管到了哪裡都沒把人當人看。 為什麼面試官會想知道你的興趣、課外社團等自發性活動?因為這些告訴面試官,你這個人知道自己想要做甚麼,而且當你想要達到一個目標是會下甚麼樣的努力。從你的談吐,對方就知道你有沒有熱忱。 如果這些都是一片空白,那你就是在告訴別人你的生活就是照本宣科,你根本沒有去認識你周遭的機會,也完全沒有去嘗試新事物的勇氣。 所以,我們是否該去怪「外國人」不給我們留學生「溫暖」呢?是否該......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冷漠無感與被動是學術研究的障礙 最後,很多人決定回國,而卻沒有太多人會去思考,不想回國的人背後,除了國外可能相對優渥的工作待遇外,還有什麼原因? 我個人以為,我們該憂心的不是為什麼自己不想在國外待下,而是為什麼我們有不少留學生不想回台灣。因為過去我認識的台灣學生能力最強的,幾乎都決定留在國外長遠發展。 或許你會認為他們是自私地辜負了台灣對他們的栽培。其實不然,他們幾乎一致告訴我:台灣是他們的家,他們希望能回家,但是卻不知道回家以後他們到底要做些什麼。 事實上,有一批台灣留學生在外時,慢慢與台灣朋友來往越來越少。乍聽之下你會覺得他們過度崇洋媚外,但是若實際深入了解他們的人生經歷,你會發現他們與「台灣同胞」漸行漸遠不是沒有原因的。 在讀碩士時,我們系所來了一位來自台灣第一學府物理系與哲學系的同學。在申請至我們系所博士班之前,他在英國念分析哲學。和他聊開後,他跟我說其實他不太會考慮回台灣學術界發展,主要的原因是學術圈的學生太被動、沒有熱忱。 其實沒有經費、研究做不出成果對學術人來講是難題但是卻不是最大的障礙。學術人最怕的,其實是一個冷漠無感的系所、一個沒有「砲火」的戰場。而這位同學說自己在台灣感到最不適的,就是在研究室討論專題與論文時,同學們報告完以後其他學生只會乾瞪眼,沒有人會對別人的專題論文提出質疑、批判。我本身過去曾在台灣電資領域的第一與第二志願院校實習過,碰過的情況如出一轍。尤其是當你做的領域是非常理論性的(如經濟學、哲學、邏輯等),你身邊的同學對你的論文說實在地不感太大的興趣,大家只是想教授趕快在論文上簽名,趕快畢業去找工作。 (未完待續,請見:為什麼有些留學生不能回國(下))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為什麼有些留學生不能回亞細亞(中)
海外校園 為什麼有些留學生不能回國(上)
Photo via VisualHunt.com 年輕人出國留學,過去幾十年在台灣魅力不減。而畢業後究竟要留在國外發展,還是歸台報效國家,是幾乎所有留學生都會碰到的問題。 由於問題依舊,很多文章如Mr.6的「為什麼我們要回亞細亞」,在留學生圈中流傳已經有五六年了。最近這篇文章又浮出檯面,讓敝人重新開始思考這問題。對於Mr.6,論年紀上算學長,而他這篇文章不無其道理。但是這篇文章似乎只探討了台灣留學生在外與別人格格不入的情況,卻沒有去研究選擇在外發展台灣學生的立場。 Mr.6的「為什麼我們要回亞細亞」有以下幾點值得反思: (1)文中提到國外畢竟不像家鄉,而並沒有提到台灣、甚至亞洲究竟哪裡好。如果不是因為是非對錯好壞,而是只因為「我生長在這個地方」而下結論,這似乎就是個先入為主的成見作祟,不是嗎? (2)這篇文章的重點仍然放在自己的「母文化」是本位,而無法融入美國人的社會。請問今天你去國外留學的目的是甚麼?到底是要去別人國家宣揚台灣文化?還是去深入了解別人的文化呢? (3)文中有一段提到台灣人在美國生根後,卻要求自己的女兒「不要交外國男朋友好嗎?」試想,移民美國想必是看中在美國這多元文化中不論人種都能享有同樣的憲法人權。如果你在這國家認為自己跟其他人種平等,為什麼你會要求小孩不要跟「外國人」交往呢? (4)用詞上很詭異,今天若在美國工作甚至定居,請問誰是「外國人」? 在一個地方生長,自然對其有保存一種無可取代的記憶與思念。然而,記憶有甘有苦,在有些最後選擇在外發展的留學生看來,有時對台灣剩下的只有思念。 5人留學,1人留下 圖片來源:Edudemic 在外求學和工作,我前後認識了數以百計的台灣留學生。自己粗估,台灣留學生大致上分為幾種:第一種是因為認知國內的教育缺乏特定師資、設備、經費等,因此針對這幾點選擇國外學校進行重點進修,這種留學生比例不到10%;第二種是「認為」國內教育不好,另外又「聽說」某某國的教育比台灣好因此依知名度挑選幾家該國的高等學府進修,這種學生估計占了30%左右;剩下的第三種學生,出國的主要原因,也可能是唯一的動機,就只是因為他們認為在拿國外學歷比較好在崇洋媚外的台灣就業市場中去壓本土畢業生。 我認識留美的台灣留學生中(指沒有綠卡或公民身分的台灣學生),可能5人中只有一人會留在國外發展。這只是我個人的觀察,但從中這經驗中我開始了解到為什麼。 以碩士班現在多為兩年內、甚至一年內就能畢業的情況看來,多數碩士生畢業時,英語還是無法跟人流利溝通。在這一兩年內,台灣留學生通常都會到該國各地去旅遊,該玩的應該都玩過了。而到了要找工作的時候,其實很多留學生想要留下來,但是一方面因為自己持有國際學生身分,另外一方面就是因為不理解當地的文化,找工作處處碰壁。 不可否認的是,留學確實不容易。要學習另一種語言、要習慣另一種文化,同時還得兼顧課業,沒有人認為這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海外留學,台灣生活 然而,我們除了探討結果以外更應該思考原因。以在美國留過學的學生為例,相信以下的故事你不會感到陌生:開學前,你參加學校召開的國際學生說明會,會場每張都是「外國」面孔,或許因為英語不好,你選擇不說話。沒多久,在會場你聽到了孰悉的台灣腔國語;不,或許你學校台灣人很少,你聽到了京腔的國語,你總算鬆了口氣。你不由得上前:「你們是中國人嗎?」 就簡單這句話大家開始閒聊。不久,學生會的「阿多仔」志工前來問你是否有問題,你們都笑了笑,搖了搖頭。最後,你跟這群「同鄉」的朋友出去吃飯。開學後,你跟著這群朋友參加了台灣或中國學生會。平時一起去買菜、一起吃飯、一起打麻將、一起唱KTV。兩三個月後,大家已經形影不離。 慢慢地,走進教室你碰到了你認識的美國同學,他用英語問你「嗨,你好嗎?過去這周末做了些甚麼?」 而對此你可能都會回答 「噢,沒甚麼,就讀書而已,哈哈......」。不久,你的麻吉來了,坐下後用國語開了句 「這幾天在幹麼?」,你們卻開始聊著上個周末跟朋友開車去州立公園、去吃大餐、去看電影等,一直聊到上課。下課後走過校園,你看到了同班同學在草地上彈吉他,你跟他揮手打了個招呼後從容離去。或許是因為語言能力不好,或許是因為文化有差異,總而言之,跟外國人講太多話很彆扭。 有天,你跟同班同學做分組專題,同組可能有來自不同地方的「外國」同學。熬到了11點,可能一位白人同學站起來說「我好累,我們去隔壁的酒吧吃個宵夜喝點東西再回來吧?」你可能笑笑地說 「不用了,我還有事情要做」。語畢,整組人走了,丟下你跟你的麻吉。你跟你的麻吉認為事情沒做完不該浪費時間,但是其他人卻認為適度休息才能夠發揮最高的功效。或許是文化不同,或許語言上有障礙所以大家都懶得解釋,總而言之,你們都不想多說。 再過幾個月,明天的超級盃(美式橄欖球)為美國一年一度之運動盛事。你一樣選擇了和同鄉麻吉一起看比賽。或許你所在的城市球隊贏得了冠軍,被這氣氛感染麻吉們選擇到市中心去跟狂歡的人們湊熱鬧。到了市中心,有些人臉上塗滿圖騰、有些人裸著上半身在街上奔跑、有的人拿著點了火的樹枝在路上大喊「我們贏了!」。你跟麻吉們看了,被這些瘋狂的「外國人」逗笑了,但你們始終與他們沒有互動。 這一切只是部肥皂劇,日復一日。最後,你畢業了。 你開始為工作而面試。走進了一間日光燈通明的小房間,面試官第一句話問你 「你好嗎?過去這周末做了些甚麼?」為了這面試你把過去所有專題、講義都複習過了,但是這句話你卻沒準備應對,所以你依然回了「沒甚麼,就是看書」。你以為這樣會讓面試官覺得你很用功,但實際上,面試官看你反應冷漠,索性就開始面試。或許你在面試題目上表現地差強人意,但別忘了,其實你們同校同系的同學程度都不會差太多。 出了房間,你鬆了口氣。離開前,你聽到另一位面試官與同班的「外國」同學在聊吉他。畢竟這只是閒聊,你也不以為意,從容離去。 幾個月過去了,你依然沒有找到工作。你會覺得自己好像對答都得體,你開始覺得是因為面試官偏袒美國人。當你發現同班的印度人、巴西人也慢慢找到工作了,你得到的結論就是面試官歧視華人。一方面是氣憤、另一方面沮喪,你終於在你的OPT(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選擇性實習訓練簽證)過期後,返回台灣找工作了。 (未完待續,請見:為什麼有些留學生不能回國(中))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為什麼有些留學生不能回亞細亞(上)
海外校園 德國教育十歲能力分組,壓力更勝台灣
Photo credit: Chris Yarzab via Visualhunt / CC BY 一談到德國教育,大家都以為非常自由,但是它所牽涉到的過早能力分校的問題,影響學童身心發展,卻很少被提及。德國教育一般人都以為是依照學生性情而分校,但是德國四年小學教育,五年級就上中學,以學習能力被區分出三種不同特性的教育體制,對學童不到十歲的心靈,可以說是打擊不小。十歲不到或才剛滿十歲的學童就被依能力區分好壞,在我們一直不允許分班的台灣來說,可能無法想像。 過早能力分校,打擊自我肯定 因此,也讓慢熟的學童在學校中得不到適性的教育,或對於學習興趣缺缺。學童分校之後,自覺能力被社會定型,被分到最差學校的基礎中學學童,會感到自己沒有別人好,而自認為自己愚笨而容易自我放棄。 過早的分校、定型過早對成人的教學較為簡單,但對還不到十歲的孩子能力區隔定型,是對他們自我肯定的一大打擊。一般來說,實用學校的教學不重視字母拼音正確的學習,讓很多德國人唸了九年或十年書之後還無法讀懂與書寫一般的文章與書寫。近日報導在尼德薩克森邦(Niedersachsen)統計,竟有60%的人,包括就職工作者仍不能正確讀寫,這也顯示德國一般教育確實仍有盲點存在。 普通高中有學習升學壓力 德國因為重視實用的技職教育,五年級就升上中學而分校。中學以後,普通高中要唸八年制或九年制的高中,是以上大學為目標的教學導向,讓學生倍感壓力。早在分校前的四年級,學生就因為被分組教學而感受得到壓力。資質好的學生在私校會被分組教學提早訓練,希望獲取上普通中學的優先可能。未獲得特別訓練的學童,自知資質不夠好,心理上的競爭在小學四年級就開始了。公立小學有成績分等,也參考家長意見,老師可以推薦,家長也可以參與決定上哪種學校。 分校之後,普通高中在上五年級就可以感受到學習的壓力。德國過去是高中九年制才上大學,目前為配合國際潮流而改為八年制。八年級制的學生學習更密集,壓力更大。不管是八年還是九年制普通高中生,在升大學前的最後兩年,因為成績要作為申請大學考試的分數,所以不敢大意,生活也戰戰兢兢。 另外,在高中學習的八或九年中,只要一學期中其中有一主科成績太差,可能就要留級或轉為其他較差的實用中學。誰說,德國唸書沒壓力?他們不是考上某明星學校就可以暫時減緩壓力。台灣高中還有補考,有二一、三二等規定,還給學生機會。 德國普通高中,如果學生因為老師教得不好影響學習興趣,或老師有偏見,在一個主科上沒爭取到一定成績,就會被淘汰或留級。有些學生資質好,但遇到不良老師影響學習興趣,而被迫換校留級,比比皆是。不過即使是以大學為導向的高中,也會要求學生實習,了解自己的性向。 高中生在最後兩年必須小心翼翼,步步為營。甚有在家長上班時,也會接到就讀普通高中的孩子打電話到上班的家長手機,討教如何準備考試,為的就是要立於不敗之地。德國學生有不好的科目要加強,也像台灣要補習。高中唸完,考大學那幾天的考試,是根據組別而考。通常是考三個筆試,一個口試學科。一個考試考一天六到八小時,全是申論題。口試學科是自己學校老師考,其他筆試是全國統一一天考試。整個考試日期分散在兩個星期中考,不像台灣是兩天或三天考完所有的八個科別或十個科別,雖然德國每個邦都不一樣,但原則近似。 職校訓練畢業,16歲有薪水,18歲可經濟獨立 在另兩類中等學校中,又分基礎與實用中學。這些學校對學生知識要求不高,多讓學生有長一點的時間實習,也可多探索自己的性向。 學生在九年級或十年級畢業後和企業建教合作,當學徒職訓一般要三年,才能取得職業證照。舉凡販賣肉品、油漆、水電、浴室水管裝修、暖氣裝置、助理護士與護士或理髮等職業,都需要證照才能進入職場工作。順利的話,18歲職訓結束就可以與該企業簽約上班工作。職訓三年期間學徒一開始就有收入。學校與企業的建教合作,在職訓期間第一年就給學徒薪水,這也讓許多學子有強烈誘因提早進入職場,經濟獨立。 貧窮家庭不鼓勵上大學,社會階層流動低 德國學童因為不到十歲就依能力分校,再加上貧窮家庭家長不看好孩子就讀大學,延緩就業,故多不希望孩子上大學。這也讓德國成為世界上社會階層流動性最低的國家。 也就是說,不是生於父母為大學畢業的家庭,其學生上大學的比例是世界最低。社會階層鮮少流動,也是德國社會的隱憂。近年來德國上大學的學生比例較以往提高,建造業、粗重的手工製造業面臨嚴重人才荒。部份大學教授認為,許多現今進入大學的學生多資質不夠好,應選擇比較實際的技職訓練學校,才不會拉低學校教學的素質。這類看法反映了德國在全球著重高等教育提升的變化中,也受到一定程度的衝擊。 在富裕的社會中,年輕人要適切找到自己的路,不把大學當非唸不可的「義務教育」,其中也有自身摸索性向的難處。而這正也是全球教育應該再反省、導正的問題。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德國中學教育優劣:十歲能力分組 壓力更勝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