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園

大學也寫「學記」,向餐飲業取經─《大學的藝術》17 收藏

  謝宇程   2017-05-25    學與業壯遊

  分享



在過去的許多文章中,我從各種角度提出大學應該如何改善教學方法,把「人才培育品質」放在第一順位。我能想像大學經營者們要大吐苦水──我們何嘗不想好好經營人才培育?但大學的人事制度就是僵化,既缺少資源作為誘因,也缺少權限可以指揮引導,身為校長,也沒什麼方法可以影響一線的教學實務啊!

其實,這個世界並不是一定要體制提供的資源和權力才能做事。體制之外大有門道可以造成改變;甚至,有許多極為重要的事,就是要透過體制外的影響,才可能長久深遠。而在這方面,也許台灣的餐飲事業可以給教育體系一些啟發。

某備受好評的巧克力專賣店(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校長本人親臨教育發生的現場

我看過不少成功餐廳、旅館的經營故事。這件故事,常有些共通之處。創辦人、CEO、高階主管??會常常到一線實地觀察、品嘗餐點、和顧客交談、甚至親自執行服務。

其實這樣的做法不僅出現在餐飲業。有些成功的製造業 CEO,也有計畫地常常造訪生產廠房,和產線人員和領班聊聊生產狀況、親身試用產品。基於這個道理,三花棉襪老闆的廣告就是親自雙腳入鏡:「我這樣試穿襪子已經45年了。」祖克伯格也總是用臉書訊息/電話和同事與親友溝通。

但我很好奇,有多少校長本人,經常性地訪視學校之中教育正在發生的地方?一個月10次?五次?一次都好,有多少人做到?

校長們也許可以參考餐旅業的思維:有時候前往「旁聽」課程,親臨現場,親自看,親自感受。看老師怎麼上課,看學生上課的表情,下課的時候和老師及學生聊聊,甚至互加臉書。如此,校長會有更多管道直接了解學生的感受、老師需要什麼樣的支持、師生對學校經營的看法。

當然,校長們不需要課堂的知識,不必費全部心力聽懂課程,所以校長們完全可以用八成的大腦思考:這些年輕人該如何成為人才?我們可以為他們做什麼?這樣的課程對他們有益嗎?什麼樣的課程對他們有益?企業老闆常可以在生產、服務現場發現最多改善的靈感(而不是在商業報告書上),同樣的道理也許在校長身上也適用。

校長們不必像是捉姦一樣「出其不意」地在教室現身。初期,可以從特別優秀,聲名良好,廣受讚譽的老師開始,而且可在兩天前和這位老師聯繫,讓他有心理準備。長此以往,這會成為一個榮譽傳統。如果校園中產生一個想法:如果教學品質好,校長有可能到課程中旁聽;這對同學們、對老師們,有什麼影響,聰明的你猜得到。

校長旁聽的選項,不僅只有一般課堂,學校用以提供教育的一切場合(在公司看來,就是各種商品;在工程上看來,就是各種工具),例如實驗課、外請演講、學生發表??。校長也可以開放接受邀請,當老師/學生們覺得教學與學習成果值得和校長分享,可以邀校長參加。

校長參與了教育發生的現場,然後呢?

撰寫「學記」,品味鑑賞的風氣進入教育

近幾年,興起一種全民創作、雅俗共賞,具實用價值也具藝術價值的一種文體:食記。年輕人上館子吃飯,餐點上桌先拍照,上傳臉書後對當天吃飯的感受加三五句點評,即形成一篇最簡單的食記。

有些人以美食部落客自居,他可能打從進餐廳的那一刻就開始觀察,服務、裝潢、氣氛??一一入眼記在心中。上菜時每一道都拍照,對食材品質、烹調手法、擺盤美感細細觀察,甚至當場筆記。回家後寫成文章上網路,一面是對餐廳廚師努力的回饋與禮讚,同時也是促成餐飲業的淘選進步。其他讀者會因為讀到食記,去優質餐廳朝聖,會避掉地雷餐廳──後者當然也就看到自身缺點,被逼著要改善。

再進一步,美食作家,例如舒國治、韓良露、莊祖宜,或是更早年的梁實秋,甚至不只談飲食,把歷史、美學、生活哲理、文化觀察、社會關係、經濟產業深思??帶入文中,談食物對人的影響,談人需要什麼樣的食物,更談食物與社會的交互關係。

舒國治的食記,不但出書,還被某店家專門設檯放在門口。(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談到食記在台灣已經形成多麼深厚的風氣,就不得不覺得感慨。教育的重要性,有沒有比飲食低這麼多?對學習的記載、品味、分析、論述,卻一點也沒有形成風氣。

我建議就從校長們開始吧,當你參與旁聽課程,就記錄你觀察到的細節:選什麼課本,用什麼教學輔助、授課策略如何、學生的反應如何──多少人專心聽,多少人有反應,多少人是在滑手機、睡覺、放空??下課後,可以詢問一下老師的整體課程大綱和授課思維。

用些時間寫篇「學記」,最好圖文並茂,一開始在策略上可以偏向隱惡揚善──不是把黑的說成白的,而是儘量說白的,哪裡沒提到,明眼人也看得出來原因。至少,三明治批評法:肯定/建議/肯定,大部分人都可以接受。最好在刊出學記之前,可以和授課老師,甚至該系系主任打聲招呼,讓他們加入補充意見與資訊,稍微修飾之後,再行公布。

當校長開始定期寫「學記」並公布在學校粉絲頁,長此以往,學生也會慢慢開始響應──無論是為了感謝認真的老師,還是為了抗議不認真的老師──就像寫食記的心情一樣。

孕育美食始於品味,教育亦同

產業各自不同,但要追求卓越,常有可相互借鏡之處。廚師和餐廳經理最好要常常站到消費者、使用者的地位去感受經驗自己的服務、商品,才會找到改進方針。他們甚至常去其他的餐廳,嘗嘗別人的食物,別人怎麼待客,相互切磋比較之下才能提升。教育也相同。

在台灣,我們把用餐視為賞心樂事,離鄉遊子思念家鄉食物,外國人來台灣也以飲食為主軸之一。在餐飲烹飪這一方面,台灣說自己超英趕美,並不是謊言瞎話。但其實,餐飲美食並沒有政府強力扶持,沒有中央部會投入資金。它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就是我們在乎,記錄,討論,推薦,比較、挑剔所造成的結果。

我們有用相同的規格和心情,從我們自己,重視教育的本身嗎,或者我們只重視文憑(似乎和不在乎食物只在乎發票一樣荒唐)?如果很少人認真地品味教育,像品味咖啡、蛋糕、壽司一樣,可能從校長開始做嗎?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學與業壯遊】跳脫行政的僵化和枷鎖,大學突圍可以和餐飲事業學什麼?── 《大學的藝術》之十七

 返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