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學習

高中學科 【高一英文】從4種角度切入單字學習
中學生都知道國中與高中在英文學習上最明顯的不同就在於單字量的差異,這也是造成多數高一新生在進入高中階段後對英文課的恐懼與無力感的來源。由於高中教育其中一項的學習目標便是為了未來的大學學習做準備,因此若是從銜接大學高等教育的角度來檢視高中英語教學,便不難理解為何高中生所需習得的單字相較於國中在深度及廣度上會有明顯的不同。以下便從幾個較容易上手的角度,提供剛升上高一的學生作為學習英文的參考: 1. 單字的學習層次 首先,高中課程中所囊括的單字在數量上與難度上都較國中課本來的多、來得深,高一新生常習慣以國中的英語閱讀方式(精熟每個課文中的字)來學習高中的教材,一方面造成了沈重的學習負擔,另一方面也影響了閱讀及理解速度,甚至會使學習者在高一時便對英文失去了學習興趣。因此建議,高一新生需知單字的學習是可分為兩種層次的:活用型單字(words for production)以及辨識型單字(words for recognition),學生並不需要將所有碰到的新字都視作需拼寫的活用型單字來學習,當碰觸到辨識型單字時,其實可利用閱讀技巧從上下文去推敲其可能之字意即可。至於活用型單字的學習上,須盡量避免僅是理解其字面上的意義,而是需了解該字如何出現在語境之中,例如該字的搭配詞(collocation)有哪些並該如何使用,這些都是高中學生需要先具備的觀念。 2. 單字的主題相關性 高中階段所需學習的單字量雖多,但絕非是毫無相關而各自獨立的單字(isolated words)。在某一個主題的文章中所出現的字彙經常都是與該主題內容相關的單字,而這些單字時可構成語意上具有關聯性的語意串(lexical chain)來達成該篇文章的篇章連貫性(coherence)。因此高中生在學習單字時,可試著將與文章主題相關的字彙進行統整學習,例如在閱讀與地球暖化有關的文章時,該篇文章就會出現與此主題有高度相關的字彙,如fuel、atmosphere、discharge、alternative energy等等在語意上有相近關聯性的字。另外高一學生亦可視自己有興趣的主題進行主動閱讀,例如若學生對哈利波特此類的奇幻文學主題有興趣,便更有可能熟悉此主題相關的英語單字,如wizard、fantasy、transformation等字。讓自己持續去接觸自己有興趣領域的單字也可延伸對英語的學習興趣。 3. 單字的構詞特色 在國中的單字學習過程中,多數的國中生應能察覺英文單字中有其字首或字尾的構詞語意特色,例如否定語意字首un-(如:unhappy, uneasy)、im-(如:impossible, impolite)等等。在進入高中後,此類的構詞語意特色亦會隨著學生單字量的大量擴充因而更加凸顯,例如dis-(如:disconnect, discharge, disable, disappear)、pro-(如:proceed, produce, progress, propose, project)、trans-(如:translate, transfer, transport, transmit, transform, transcend)等等。高一學生在學習單字時若能善用此構詞特色,相信除了能更快更有效地理解及記憶單字外,亦能有系統地彙整有類似構詞特色的單字,即使高中的單字量相當龐大,學生也能透過構詞特色進行字彙的歸納統整。 4. 單字在閱讀中的角色 學生在國中階段進行閱讀時多習慣採取bottom-up的策略,將單字視為閱讀能力的前提單位,也就是透過對單字的認識來試著達成對文章的理解,這樣的閱讀策略除了容易造成閱讀者本身的閱讀負擔外,也難達到有效的閱讀效果。因此到了高中階段,因為已經具備國中的單字基礎,建議從高一開始可以改變過去的閱讀策略,可試著將閱讀轉變為學習單字的方法或素材,養成固定閱讀的習慣,在閱讀文章時,先不求理解每個陌生的單字,而是以top-down的角度來理解全篇文章的主旨及重要訊息,接著再利用上下文語境來試著認識那些從未看過的單字,如此不但可以增加閱讀速度達到較佳的閱讀效果,亦能在更完整豐富的語境中學習到單字的使用。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挑選合適學習者程度的閱讀教材便顯得相當重要,建議可先與英文老師討論後再決定合適的閱讀教材。 筆者多年的高中教學經驗中,最常被學生所詢問的問題便是「該如何背誦英文單字」,單字的學習儼然成為多數高中生在英文學習上的第一個痛處,當然高中英文的學習絕對不是僅限於單字的學習,聽說讀寫的能力培養甚至更加重要,然而明白如何可以有效且有效率地習得單字,相信在培養各項能力時能夠更加左右逢源,當然在準備大學入學的英文考科時,具備足夠的單字量以及理解單字的策略方法亦能幫助考生在考試中更加得心應手。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選才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高一學習小叮嚀-英文
高中學科 【高一國文】六大方向輕鬆學習
恭喜各位高一新鮮人即將邁入另一個嶄新的學習階段!有很多同學在升上高中之前,就認為學習國文豐富有趣,相信這些同學面對繽紛多元的高中國文課程,將會更愉悅自在!而擔憂自己會學不好高中國文,或是認為在「遇到國文之前,人生是黑白的;遇到國文之後,人生就全黑了……」的同學們,為了要讓深陷在國文學習黑洞裡的各位脫離永夜般的痛苦,以下提出幾項建議,希望大家都能從此真正快樂地學習高中國文! 一、心情對了,事情就對了! 我們的大腦很神奇,對於喜歡的事物總是過目不忘且歷久不衰,想到你所喜愛的偶像或事物,一聊起來是否如數家珍、亢奮不已?而對於壓抑的念頭,大腦意識卻是頑強抵抗,例如:現在請你千萬不要想到「粉紅色的大象」!明明剛剛才提醒自己絕對「不要」想到的,但現在所想的大象是否偏偏就是「粉紅色」的?所以,學習上要「追分」成功,也要打從心底悅納對方,並常以正確的方式接觸對方,才有機會相愛且長相廝守。不喜歡甚至是厭惡國文的,升上高中起請讓好惡歸零,就像認識一位新朋友,好好重新認識國文,也許日後還會覺得與國文是「不打不相識」喔! 二、一馬當先,掌握語文功底 「一馬當先」就是要練好功夫的第一步,得從扎好馬步開始。國文的馬步就是能正確運用字詞成語的形音義,這也是各位將來參加的大考測驗目標中的A1~A4(請見文末附錄),看來簡單的細節,卻是歷來鑑別度最高的大魔王! 很多人對字詞或成語的「不求甚解」,以致學習國文時,第一關就不斷「卡關」,有的念錯字音,例如把《三國演義》裡的「荀彧」念成「狗貨」、「羽扇綸巾」唱成「羽扇ㄌㄨㄣˊ巾」、清帝「乾隆」念成「ㄍㄢ、隆」;或者把思想家「荀子」寫成食物「筍子」、秦朝「兵馬俑」寫成「兵馬桶」、「親善大使來臺訪問」寫成「親善大便來臺訪問」;甚至讚揚義工們的善行是「罄竹難書」……諸如此類的小錯誤,總會造成令人啼笑皆非的尷尬場面。 所以,要挑出自己在課程中易寫錯弄混的國字形音義與字詞成語,「親手抄寫」在自己喜歡的筆記本上,再像哈利波特念魔咒般「親口」念個幾遍,一定有助記憶。有理論證實再難記的事物,最多只要練習21遍就能牢記!而親手將這些字詞成語寫在自己喜歡的筆記上,用色筆或螢光筆註記專屬自己的訂正本,對字跡和簿本有親切感,才會願意時時翻查;甚至錄下自己朗讀的字詞、課文,反覆聽幾遍,日後要複習時就不用一再翻看大如磚頭又冰冷的參考書,只要不斷演練自己的「武學秘笈」,強化自己的「脆弱部位」,日積月累,必能厚植自己功底!就從現在開始累積語文實力,K.O.細節魔王吧! 三、如影隨形,精進語文造詣 有人認為直白的語言也沒什麼不好啊!是的,但餐餐若只吃白飯,總會讓人食不下嚥或覺得膩吧?所以在飲食上,有人願花更多的時間物力要求色、香、味俱全,更講究的還會搭配美麗的餐具來擺盤,「吃」就不再只是求飽,而是吃巧,成為一種享受了!同樣的,若只會直白溝通,將令人感到言語乏味,而要能準確表達、使語文生動有趣、有更高層次的溝通享受,我們就需要學習辨識與應用各種語法、修辭和文法結構,而這正好也是大考測驗目標的A5~A7! 在課程之外,多接觸自己喜愛的小說故事、訪談軼聞、幽默笑話、新聞時事、歌曲或影劇動漫,只要能讓我們歡笑、流淚或大呼過癮的文字,就是與自己心性相通、能自然吸收營養的佳作,值得抄錄在私藏秘笈中,反覆咀嚼、仿造運用,最後就能如影隨形,快速精進自己的語文造詣! 四、一指神功,提升閱讀層次 懂得如何閱讀由文字、影音與圖表組成的各類文本,是現代人不可或缺的閱讀力,所以我們欣賞文字、圖表、繪畫或影音作品時,都是在「閱讀」。 閱讀歷程大致可分「檢索」、「解釋」、「反思」三個層次。摘出各文本的段落與全篇的關鍵字、串聯關鍵字用一句話詮釋內容主旨,就像能直指核心的一指神功。 吸收文本內容後,自己能加上繽紛色彩或圖案製成心智圖或結構表;或在閱讀過程中不斷提問或討論:故事情節為何如此發展?作者為何這樣安排?裡面的人物為何這麼做?有沒有更好的做法?換成是我,我會怎麼做?……這些將自我投射在文本情境中的練習,是最能快速提升閱讀層次的方法。宋代文豪們也愛「唱反調」寫翻案文章,例如今年國文科指考題中王安石的〈子貢論〉,這就是反思與評析能力的體現,也正是大考測驗目標的A8與B5。 五、吸星大法,吸納跨界議題 「跨領域」是近來常強調的學習價值,例如今年國文科指考題中「螟蛉子」與「共享經濟」這2個題組,素材都「跨出」了國文。建議同學可以關注各種議題的各式文本,就像驚悚小說作家史蒂芬‧金愛看《海綿寶寶》一樣,「跨界」能提供各種看世界的不同視角,只要廣泛閱讀就能左右逢源,而這種能力最終會「還原」到語文表達能力上,就如同吸星大法般吸納對方功力、為我所用。 六、認識你的對手! 真正的高手是「遇強則強」的,就像神鵰陪著獨孤求敗練習久了,最後功夫也會好到能指導楊過大俠一般,我們也要找高手過招才不會自滿或走火入魔,建議同學了解測驗目標,並多練習大考試題與研究用卷,認識你的對手並多切磋,提升自己的武力值! ※附錄:測驗目標 一、測驗學生的語文理解與應用能力 A1.字形的辨識與應用 A2.字音的辨識與應用 A3.字義的辨識與應用 A4.詞語、成語意義的辨識與應用 A5.語法的辨識與應用 A6.修辭的辨識與應用 A7.文法結構的辨識與應用 A8.作品的理解與評析 二、測驗學生的文學知識與鑑賞能力 B1.具備重要文學流派的知識 B2.瞭解重要文學體裁的特質 B3.瞭解重要作家的地位與成就 B4.瞭解重要作品的內涵與價值 B5.重要作品的鑑賞與詮釋 三、測驗學生的文化素養 C1.掌握重要學術思想的形成、內涵、特質及影響 C2.掌握重要國學及文化知識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選才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節錄),原文請見:http://probe.ceec.edu.tw/高一學習小叮嚀-國文/" target="_blank" >高一學習小叮嚀-國文
高中學科 【108課綱】從Line對話取材,示範自然素養命題
自然科學領域的素養可藉由探究與實作的課程來培養。關於素養的定義,以及探究與實作評量標準的文章,在相關刊物與12年國教課程綱要均有提示,本文不再重複。相信實施素養導向的課程目標,並不是單指學習課綱規定、或是課本撰寫的課程與知識,更是為了培育國民在日常生活中,遭遇各任何問題與挫折時,具備思考問題根源、謀求對策與親身解決問題的能力。 利用生活取材 筆者在2018年3月某日晚上11點到夜深人靜的操場運動、並思考撰寫這篇稿件的靈感;邊散步邊與同學用LINE聊天。那天白天晴朗溫暖,但到了晚上卻有冬季的寒意。筆者隨手輸入簡訊:「在晴朗無雲的夜晚輻射冷卻,真的會特別冷」。沒多久有同學回覆:「晚上的車頂上面會有滿滿的水珠時…明天會好天氣」(如圖1)。本人當時頓悟到:同學這個自身體會到、用來預測天氣的經驗,即為在日常生活中展現科學素養的例子。 筆者讀中學的年代,沒有地球科學課程。而筆者的同學,是透過生活中的觀察、比較、記錄、形成結論,以這樣的模式來獲得此預測天氣的方法。我們當然可以批評這樣的預測不一定是百分之百的準確;但是擁有大學以上學歷、學有專精的氣象局預報員,也不能百分之百的正確預報天氣。在此筆者僅以下列示例,陳述素養導向命題如何結合生活情境與科學探究理念,以評量學生的科學素養。 素養導向課程的精神之一是生活化取材;而學生培養的素養,也必須要能應用於日常生活之中。因此以下筆者就依上述與同學「夠生活化」的對話來設計幾道素養導向試題。依據教育部105年2月公布的12年國教自然科學領域草案,訂定學生探究能力與表現指標,包含:想像創造、推理論證、批判思辨、建立模型、觀察與定題、計畫與執行、分析與發現、討論與傳達。因此筆者設計的題目,將盡量符合其中幾項指標。 以下為嘗試設計知識之試題: 下圖1為某個中年人在某通訊軟體群組的聊天記錄。此次對話是有一人在三月下旬、將近11點的夜晚在田徑場運動時看到天上無雲、繁星似斗,不過有著冬季的寒意;覺得與當天白天的溫暖完全相反。因此留言:「在晴朗無雲的夜晚輻射冷卻,真的會特別冷」。群組中另有人回覆:「晚上的車頂上面會有滿滿的水珠時…明天會好天氣」。根據以上對話,回答以下各題: 1.圖1中對話內容:「晚上的車頂上面會有滿滿的水珠時…明天會好天氣」,如果真的有很高的天氣預測準確度,則其原理是下列哪一項? (A)夜晚相對濕度高,已經先形成降雨;使翌日相對濕度降低,故為晴天 (B)夜晚氣溫低,水氣凝結形成降雨;使翌日無法再降雨,故為晴天 (C)夜晚氣溫低,導致露點溫度也降低;影響翌日無法形成雲,故為晴天 (D)夜晚天上無雲,地面水氣蒸發後就散逸到高空;翌日空氣水氣含量減少,故為晴天 (E)夜晚天上無雲,源自於高氣壓籠罩、大氣穩定;翌日仍有沉降氣流,故為晴天 2.目前可由氣象局網頁下載,或向氣象局申購許多氣象資料。若要驗證「晚上的車頂上面會有滿滿的水珠時…明天會好天氣」是否正確,可向氣象局申請當地下列哪些氣象觀測資料?(應選3項) (A)氣象局網頁上提供的每天4張地面天氣圖,為台灣地區時間的2時、8時、14時與20時 (B)包含30年的年平均降雨量資料 (C)一個月中,每天逐時的雲量觀測資料 (D)包含50年的月平均最低溫紀錄資料 (E)一個月中,每天逐時的相對溼度觀測資料 3.若想要設計一個模型或實驗來驗證「晚上的車頂上面會有滿滿的水珠時…明天會好天氣」的正確性,以下的設計,哪一項較為接近真實的狀況? 4.若群組中有人看了這段留言後,提出「礎潤而雨」的現象來反駁「晚上的車頂上面會有滿滿的水珠時…明天會好天氣」說法的正確性,則關於這兩種說法,雖然都有水氣凝結在接近地面的高度,但翌日的晴雨狀況完全不同。以下針對這兩種說法的比較,哪一項是正確的? (註:「礎潤而雨」是指當空氣濕度高、水氣在氣溫降低時達到飽和,就會有水珠凝結在柱子下方的礎石上。在這樣的情況下,常會形成降雨) 素養題組說明 以上第1題,較為接近傳統的認知題型。作為素養導向題組的第一子題,以選文與試題中所揭示的科學概念,複習學生先備科學知識,以引導學生進入探究情境。 第2題以後筆者認為算是素養導向試題了。第二題是要收集資料來驗證個人提出假說的正確性,應該可以歸納在指標裡面的計劃與執行。 第3題個人認為可以歸納在指標裡面的建立模型;來做為驗證假說。(不過此題設計的模型實驗,很難得出驗證的結果。因此也可僅由(D)選項的照片來命名:測驗學生是否能指出如此的設計,在模擬真實情況時的錯誤) 因為一定會有人不認同這種預測的方式,所以筆者的第4個命題,應該可以歸納為指標裡面的批判思辨。 最後,相信多數老師會認同:選擇題容易批改評分,但不易命題;而非選擇題或申論題,則是容易命題、但不易批改與評分。因此,如果以上題組(共4題)能夠以選擇題搭配非選擇題的方式來命題,想必會更為理想。再者,在認定是否為素養導向題型的標準上,課綱中所強調的能力種類繁多,單就高風險測驗中要在某一題或是某幾題完全涵蓋這些能力指標實有困難。不過,即使素養導向試題僅涵蓋所有指標中的其中幾項能力,也與過往偏重學科知識導向的題目有所不同。因此筆者認為,即使無法完全涵蓋所有能力指標、甚至僅能評量到部分「指標」,素養導向命題的納入還是能幫助學生體現素養的意涵,因此樂見有這些不一樣的題目在未來產出。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選才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節錄),原文請見:利用日常生活群組對話作為素養命題示例
高中學科 【108課綱】三案例告訴你何謂自然科素養命題
在談素養命題之前,先提供三個事件,請大家閱讀和思考。 事件一   阿芸姨是一名任勞任怨的家庭主婦,她家裡的浴室剛更換了新的洗手台。她發現這個新洗手台的大理石檯面很難清理。她說:「我已經用洗廁所最厲害的鹽酸去刷洗檯面了,還刷了好幾次;不管怎麼刷,檯子表面還是一層霧霧的感覺,怎麼清理都沒辦法恢復光亮感。這個洗手台的品質實在很差!」 事件二   寒流來襲,高山降雪,記者於合歡山上報導積雪情形。「到底積雪有多厚呢?」記者拿出溫度計,說:「直接用溫度計,往下一插。」他指著插進雪堆裡的溫度計,鏡頭拉近拍著溫度計上的刻度,記者說:「可以看到,將近是20公分的深度。」 事件三   某國家公園步道上,大家欣喜地看著從灌木叢中跳出來的金翼白眉。國家公園志工對大家說:「金翼白眉是臺灣特有種鳥類,也是畫眉科鳥類當中分布海拔最高的一種。另外,因為牠常常會在山區的垃圾桶附近撿食人類遺留的食物,所以還有個綽號,稱為高山垃圾鳥。但事實上,牠的食物主要是果實和昆蟲。因此,希望大家不要任意餵食野生動物,也避免將食物和垃圾留在野外,盡可能將所有物品到帶下山,降低我們對野生生物的影響。」話才說完,立刻發現另一頭的草地上,有幾隻金翼白眉正在啄食遊客撒到地上的餅乾碎屑。志工前去說明避免餵食野生動物的概念,遊客不以為然地說:「瞧!他們在這麼冷的高山上,需要補充熱量,他們很餓,吃得多麼開心!」 看完上面三則事件後,不曉得大家有什麼想法呢?而在這裡要特別強調的是,上面的三則都是真實情境中所發生的真實事件。現在,就讓我們針對三個事件中的阿芸姨、記者、和遊客,來分別討論他們的行為吧! 【事件一】 由於大理石的化學成份是碳酸鈣,而鹽酸則是氯化氫水溶液;因此當大理石檯面接觸到鹽酸時,自然就會發生化學反應,而產生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即反應方程式: CaCO3(s) 2HCl(aq)→ CaCl2(aq) H2O(l) CO2(g) 如果家庭主婦阿芸姨清楚瞭解大理石和鹽酸的成份和特性的話,相信她就肯定不會使用鹽酸來清洗大理石檯面了,因為這就是造成大理石表面產生霧狀感覺、怎麼刷都刷不乾淨的原因! 【事件二】 記者試圖實際測量積雪厚度,好向觀眾說明降雪量。一般來說,表示積雪厚度的方式是以「長度」並採用「公分」為單位來呈現,因此應當使用測量「長度」的工具,例如「直尺」。然而,記者卻拿了測量溫度的溫度計來使用,還把溫度計上表示溫度的刻度當作測量的長度來播報,這很明顯的是測量方式與測量工具的誤用。 【事件三】 即使地處高山、氣候寒冷,棲地中的動物需要能量,也應該由動物自行尋覓牠們適合的食物,而不是由人類去餵食不適合野生動物食性的餅乾。雖然遊客展現出了對野生動物的喜歡與愛護的心意,但任意餵食野生動物仍然是屬於不合宜的行為。 核心素養,正確應用知識的能力 顯然地,這三個事件中的阿芸姨、記者、和遊客,他們在生活中的這些表現分別展現了部分的盲點;他們的某些知識、能力與態度需要被加強,包括對於學科知識的理解(如:化學物質的特性和化學反應)、相關技能及其應用(如:測量的技能和工具的使用),以及合宜的態度表現(如:合宜的保育概念及愛護自然的情操)。 如果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的語言來說,這就是所謂的「核心素養」,也就是一個人為了適應現在生活及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教育部,民103)。 一個具備核心素養的人,除了具備面對現在生活和未來挑戰所需的知識和技能之外,同時還必須能夠有效地實踐這些知識和技能。也就是強調一個人將知識和技能適當地、正確地應用在生活情境中的能力。未來大考在試題素材的引用上,也將朝著融入生活情境的方式來設計與命題。期待未來的高中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再過度的背誦片段而零碎的知識;而是能將所學習到的能力,類化和遷移至真實的生活情境之中。並且在面對真實的問題時,可以正確地判斷,並且整合運用相關的能力,進而有效的解決各種生活中所遭遇的問題,真正融貫理解和欣賞宇宙萬物間的學問與奧妙。 **參考文獻:教育部(民103)。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選才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節錄),原文請見:處處留心皆學問,落花水面皆文章-淺談情境化之素養命題
高中學科 【素養導向】八種方式帶領課堂討論
108新課綱強調核心素養和以學生為本的學習方式,重視學生在知識、能力和態度上與實際生活的連結。對老師而言,如何打破學生所習慣的被動學習,在課堂中帶動同學的發問與討論?文中8種方式,可以做為教學現場的參考。 2013年1月,《評鑑雙月刊》41期〈如何利用問題(課堂討論)引導學生學習〉一文中,作者曾提到若要周全運用此種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學生「學習方式」也同時是需要改變的(史美瑤,2013)。 許多教學文獻指出,「同儕學習」以及「課堂討論」可以增加教師與學生間的互動,有助於教學活化與學生深化學習,也加強學習成效。只是多數的學生習慣於被動學習,不習慣在課堂發言、提問,或主動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同時,大多數的教師仍沿用「我講你聽」的傳統教學方式「告知」學生,較少讓學生自己發掘問題、尋找答案,也鮮少和同學彼此相互學習。 課堂討論:帶動學生提問 如何利用課堂討論來強化傳統教學、以「問題」引導學習,不僅是一般教師教學上的挑戰,也是學生學習時的弱點。事實上,教師有許多方法與規則可以帶動學生在課堂間進行討論。以下針對常被引用、簡易可行的八個課堂討論方式加以介紹: 一、「三人為師」法則(three-person rule) 在討論開始之前,教師先設定討論發言的規則。例如,每個人皆可針對討論中的問題發表意見,但一旦提出意見後就不能再發言,必須等至少其他三個人表達意見之後,才可再說話。這樣可以避免有人霸占多數人的討論時間,學生也能因多聽了他人意見,而不會執著於自己單方面的思考方向,或是匆忙做出偏頗的結論。 二、滾雪球式討論(think-pair-share/ snowballing) 由老師提出一個問題,讓每個學生針對問題寫下自己的想法(或答案)──無論對錯(think)。約兩分鐘後,教師讓學生與鄰座的同學分享他們寫下的想法(pair);討論兩分鐘後讓他們再找另一個二人小組,討論分享他們的心得(share)。老師應提醒學生在討論時著重彼此間觀點的差異性、相似性,是否可有新的論點由此討論出來。如時間允許,可以讓學生再找其他四人小組繼續討論下去,直到全班都加入討論為止。 在國外,這種課堂討論方式可以運用到約65人左右的班級。最初的兩人小組往往是最能深入交流的,但加入越多小組後,越可聽到更多差異及共通觀點。這種討論訓練學生歸納整理前面那一組討論的結果,再由其中建立大組討論的基調接續討論。教師可以將學生最初的個人思考紀錄收回,作為出席率的考核。 三、關係圖表(Affinity Mapping) 由老師提出一個可以有多種見解或是答案的問題讓學生來回答;比方說:政府全面減稅有哪些影響?哪一些古今中外的文學著作是每一個人一生都應該閱讀的?然後讓每位學生在便利貼上寫下數個答案,一張便利貼只寫一個答案,但答案不限量。寫完後,讓學生貼在選定的牆壁上。一旦全部貼完,全體學生開始動手將所有的意見貼紙依相似性分類,並且給每一個類別一個分類名稱,最後讓他們解釋為什麼會如此分類,以及這些類別之間的相關性。 這個活動可以讓學生抒發個別的意見與想像力,經由討論後再彙整出共識。整個過程可訓練學生在面對一個相對複雜的問題時,先從微觀出發,最後整理出整體觀念的大方向,以及各個子課題之間的關聯性。 四、精句摘要(Hatful of Quotes) 在討論選讀課文之前,教師把一些課文中重要關鍵句子,或是有爭議的論點打印出來。每一個重要引述都重覆打印,然後裁成紙條放入一個帽子或是容器中。上課時,教師讓每位學生從中抽取一個紙條,學生則有一分鐘的時間針對所抽到的紙條題目思考,然後依序念出抽到的精句摘要,並且發表他的看法。 每一個精句摘要都可能會有五、六個人同時抽到,當全部同學都發表完意見後,教師可以帶領全班總整理,歸納出重點來。由於每位學生都須對選讀的課文發表觀感,這種方式可以敦促每位學生對所有選讀課文都必須課前預習,在課堂發言時才能言之有物,也保證每個人都能參與討論。因為討論的範圍是可以預期的,對比較內向的學生來說,只要課前有所準備,課堂討論的也是熟悉的內容,自己即較容易掌控,也比較有勇氣開口。 五、維持原狀或改變立場(Stand Where You Stand) 教師針對某一重要議題,事先給學生閱讀相關文獻,閱讀內容包括各種不同角度的論述。上課時,教師先就課前閱讀的課題提出陳述,再給予學生三分鐘寫下贊同或反對的意見及理由。於此同時,教師在教室的四個角落擺下「非常同意」、「部分同意」、「部分反對」、「非常反對」的牌子,請學生選擇一個最代表他們意見的牌子,站到那一區。同區的學生則兩人或三人一組,先各自分享自己選擇該區的理由,每一區再向全班同學輪流陳述他們的理由。在聽了別組的意見之後,每一區的任何一位學生若覺得某一區的理由具說服力,都可轉到該區去。 當四個區組都陳述完畢,請大家統計每一組的票數,而中間轉換組別的同學也必須分享是何種原因說服他們轉變觀點。這種身體力行式的討論可以提升上課時的活潑學習成效(尤其在下午午休後的課程),並引導學生學習分析有佐證的觀點,如何以證據說服他人。 六、心口合一解決問題(Thinking Aloud Pair Problem Solving) 學生分成兩人一組,教師給他們一系列問題。學生輪替扮演「問題解決者」與「聽聞者」。問題解決者先大聲朗讀出其中一個問題,然後陳述自己認為問題解決的每一個步驟(thinking aloud),「聽聞者」就跟著「問題解決者」的每一個步驟來解決問題,同時提出不清楚的地方。「聽聞者」不能代替「問題解決者」解決問題,若發現有錯誤也不能直接指出錯誤的所在。到下一個問題時,學生就互換角色。 這種小組學習加討論的方式,對醫學、工程與數理科的學生特別有助益。學生藉由說出解決問題的每一個步驟強化深度分析能力,也測試他們是否真正掌握問題的核心。因為他們不但要能清楚敘述自己腦子裡思考、解決問題的過程,更重要的是還要讓別人能聽懂,可以同時跟著他們的步驟解決問題。 七、拼圖學習(Jigsaw Puzzle) 課前先把學生分成五至七人小組(依班級人數而定),每一組負責學習一個新的課題項目。上課時,小組聚集討論每人的學習結果,包含其中的差異與共識。綜合結論後,小組成員共同決定甚麼是課題重點,以及如何將此課題「教會」其他小組。此時,該組每個成員都變成該課題的「專家」(expert)。 第二輪分組,將原先的每一個「專家組」打散另組新的小組,也是五至七人,新的每一組中都包含了一個原來某特定議題的專家。每一個專家負責把原先該組討論出來的重點與結論教導新一組的同學。過了一段時間後,每個人再回到原先的「專家組」,把在別組學來的知識再分享給組內同學。最後再由教師整合討論,決定是否還有未清楚需要再討論的問題,或是決定下一個應該討論的議題。 這個活動不但促進學生彼此「合作學習」的機會,也可控制學習的深度及廣度,同時又有機會扮演「專家」的角色,讓學生在學習時更投入。 八、感恩與迴響(Show My Appreciation) 在討論進行中,尤其是討論膠著不清時,教師可以叫一個暫停,讓學生回想從開始討論到目前為止,是否有「某一人」或是「某個論點」幫助自己釐清一些觀念,或是幫自己了解議題的多面性?還是某一個論述是自己從未想到過的?或是某同學的某一個說法把相關的思維串聯起來?抑或其中的哪一個例子,讓艱澀難懂的觀念豁然開朗了?教師可以讓學生用便利貼紙寫下後,張貼在教室四周,讓學生自由查看,並有機會反思,感受到自己的意見對整體討論的貢獻。 整個感恩與迴響只需約五分鐘時間,但是可以微調討論的方向與氛圍。在討論結束前十分鐘,教師可以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提出討論過程中所觀察到的心得,例如:是否有哪些議題該討論但未討論、哪些觀念被誤解或引用錯誤。教師可以幫學生找出相關觀念的連結,引導學生一起整理討論,一起做總結,並與後面的課程作連接。 反思學習:了解學習進度 「課堂討論」的教學方式是讓學生參與自己的學習,一起面對學習過程中的挑戰,從以往「你說我聽」的被動學習模式轉換至「我說我學我問」的主動學習。運用這種模式,學生與教師都需要一段適應期,也需要時時修正。教師可以運用「一分鐘反思」(minute paper)的方式,讓學生回饋學習的心得,調整討論課程的設計,在上課結束前可以發給學生一個無記名問卷,其中可包含以下五個問題: (1)你在今天上課期間什麼時候最投入? (2)你在今天上課期間什麼時候最無感? (3)今天上課期間什麼時候讓你獲益最多? (4)今天上課期間什麼時候讓你最困惑? (5)今天上課期間什麼討論讓你最驚喜(驚訝)? 教師收回問卷後,把類似且總數超過百分之十的意見挑選出來,於下一次上課時與全班一起分享,並討論如何接續下一個課題。 綜合言之,「課堂討論」的教學方式是讓學生做學習的主角,從說與學之中建構屬於他們自己的知識,教師則變身為一旁的助學者與引導者,而不再只是知識的傳(轉)述人。 【參考文獻】:史美瑤(2013)。如何利用問題(課堂討論)引導學生學習,評鑑雙月刊41:29-30。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選才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節錄),原文請見:八個帶領課堂討論的方式
高中學科 【108課綱】科學素養命題 結合生活和時事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強調培養「科學素養(Scientific Literacy)」。什麼是「科學素養」?具有科學素養的人是怎樣的人?筆者嘗試用自己的思維和語言描述這些概念。 科學素養,了解問題的本質 素養,是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的修養和行為,包含內在的思考和外在的表達、行為和技能等。科學素養是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的科學思維和表達能力,包含科學態度和方法,以及科學分析和評論等。一個有科學素養的人,能理解科學觀念,以科學態度運用科學方法探索問題,並能知道科學的侷限性,能求真求實,但不會偏執,能謙卑而非傲慢。 科學素養乃長期耳濡目染所形成,非一蹴可幾,誠如唐朝詩人杜甫的詩句「隨風潛入夜,細雨潤無聲」,短時間內不容易看出來,久而久之,科學素養就在靜觀思維裡,在語言表達中,在生活行為的範疇。 什麼是「科學素養命題」? 觀察與分析大考中心一年來的指考和學測試題,已有部分試題合乎科學素養命題方向,高中教師與學生可以透過這些試題了解什麼是「生活情境的素養導向試題」。筆者舉幾題106指考和107學測題為例,提供參考。 【106年指考物理科試題】 上述題目評量考生是否知道基本的科學定律和生活現象,從新聞報導的科學新聞中取材,經過設計成為情境素養試題,了解考生是否能理解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與星球的質量和半徑有關。 【106年指考物理科試題】 上述題目敘述的情境大抵可從新聞報導空難訊息中獲得,經過命題委員設計成情境素養試題,評量考生是否知道基本的科學現象,了解考生是否了解超聲波波速與波長、頻率的數學關係。 【106年指考物理科試題】 上述題目的情境,無庸置疑,是緊密結合生活情境的素養試題,是登山客熟悉的情境,也是生活知識。山頂上煮食的「壓力鍋」概念,經過命題委員設計成情境素養試題,評量考生是否知道基本的科學現象,是否知道當P=1大氣壓=1.03 x 103(gw/cm2)時,水沸點為100°C。由 的關係式推論解出答案,並運用物理量與國際單位的科學概念表示答案。 107年學測試題中也有幾道試題具有結合生活情境的科學素養題,包含2017年諾貝爾獎「重力波」相關題組,以及「福衛五號」人造衛星軌道和週期問題等,舉例如後: 【107年學測自然科試題】 上述題目命題概念來自高中課綱的「克卜勒行星運動定律、等速圓周運動、萬有引力與人造衛星」等單元,命題委員取材最新的時事新聞,設計成生活情境的科學素養題,評量考生是否深入理解「克卜勒行星運動第三定律(週期定律)」的內涵,是否能應用基本的數學關係式解出衛星的高度。 據筆者的教學經驗判斷,這一題對一般程度的高中考生應有難度,即使高分群的考生,也未必能解出正確答案,主要是考生要仔細閱讀題目的情境,並且能了解「衛星軌道半徑是從地球中心算起」,因此本題提到「新衛星離地面的高度」,評量考生是否完全理解物理定律的內涵,且必須正確運算。若依循回答問題的順序,考生必須知道「福衛五號距離地表720公里,也就是距離地球球心6400+720=7120公里」,再從克卜勒行星第三運動定律思考,若新衛星距地心r,則列出數學關係式如下: 能解出正確的r=28480公里,最後能再解出「新衛星離地面的高度=28480-6400=22080公里」。 以上四題呈現大考中心很典型的生活情境素養試題,高中教師可取材為思考設計期中考模擬考題的範例。 命題趨勢:結合生活和時事 今年學測成績出爐後,大考中心劉孟奇主任表示,未來的命題趨勢將以素養、生活及整合、跨域等理念規劃命題,並呼籲學校應從期中考命題著手,讓學生適應素養命題方向。從學測的「素養題」內涵來看,就是能結合生活議題和時事新聞,誠如劉主任舉例:「飲料罐上也有成分標示,這就是自然,我們的考題就是要引導學生培養看懂生活的能力。」 劉主任進一步說明,針對十二年課綱,命題需要打破學科藩籬,未來世代面對網路等大量文本,同時需要在短時間內簡報,等於需要很強的整合和表達能力;孩子面對的挑戰並非考試,而是現實生活、未來就業等,在考試領導教學的社會氛圍中,命題形式要改變,素養命題要呈現,唯有大考中心改變,才能具體體現課綱的精神。 誠哉斯言,在臺灣「考試領導教學」的氛圍中,大考中心此番「語重心長」的說明,確實必要。 筆者淺見,高中教師面對新課綱與新課程「自然科學探究與實作」,提升結合生活情境的科學素養命題能力,刻不容緩。強化命題表達與敘述能力,廣泛蒐集素材,多實作命題,教師互相觀摩切磋,謙虛接納意見,應是可行作法。 如何研發素養導向題? 究竟如何設計生活情境的科學素養試題,筆者以親身經驗提供參考。 【第一題】:命題靈感來自新聞報導和《科學月刊》,試題設計如下。 以上閱讀題材和題組題是筆者閱讀新聞和科學雜誌報導後設計而成,目的是結合新聞報導和高中物理課程單元「電流磁效應」,設計與生活情境結合的素養試題,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生活議題,並能思考課本單元的內容,將物理生活化,在生活中思考物理。題目難易度屬於「易」與「中」,只要考生能耐心閱讀題目,具有基礎的物理概念,應能選出命題者設計的參考答案。 【第二題】:設計取材自筆者參與2015年在韓國大邱市舉行的科學奧林匹亞競賽之理論試題,並結合2018年2月在韓國平昌舉行的冬季奧運滑雪競賽情境,設計題目如後。 上述試題取材自新聞報導和參考科學奧林匹亞試題素材,設計成生活情境的科學素養試題,結合高中課程的拋體運動與能量守恆概念。第1小題測驗目標層次為「理解」,難易度「中」。考生必須能知道基本的科學現象、規則、學說、定律,知道忽略空氣阻力後的運動學概念,水平方向是等速度運動,垂直方向是等加速運動,列出水平位移(射程)和垂直位移(高度)的數學關係式,以此解出第1小題的答案。 第2小題的設計概念是能量守恆,測驗目標層次為「應用」,難易度「中偏難」,評量學生是否能由圖形、文字敘述等資料找出其特性和關係。考生若能知道「依據能量守恆的概念,減少的力學能等於摩擦力做(負)功」,並能引入動摩擦係數,寫出正確的數學關係式,再解出正確答案,即能得到滿分。 設計生活情境的素養試題,引導與培育學子科學素養,是正確的教育方向。儘管設計素養試題「看似平凡最奇崛,誠如容易卻艱辛」,我們仍要積極投入,鍥而不捨,持續研發科學素養的試題。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選才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節錄),原文請見:從生活情境與新聞報導中研發素養導向題
高中學科 【108課綱】何謂素養命題:情境&整合&跨域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以學生核心素養的養成為標的,以「素養導向」為教學實踐的方針,而「評量」一方面在於檢核學生學習成效達成的程度,另一方面則在促進學生素養的發展與形成。因此「素養命題」當然就成為教學與評量中的重要一環了。 什麼是素養命題? 在了解素養命題前似乎應先了解什麼是素養導向或何謂素養?不過這是個大哉問,各家所述略有不同,若以如圖示目前廣為接受的素養導向4原則來看,整合知識能力與情境化應是新課綱命題的指導方針,這也契合如下106年11月大考中心發布的「108新課綱與素養導向命題精進方向」的要求。 何謂生活情境? 欲測驗學生對平均速度定義與概念的應用,以下列兩題為例: 非常相似的兩題!從表面上看來似乎題B很用心地加入了學生賽跑的生活情境,不像題A好像只要學生套套公式,但深入探討題B對學生的不良影響可能遠超過題A,為什麼呢?因為:題B提供了一個以假亂真的情境,若是虛應故事,為情境而情境,並不能提升學生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姑不論目前世界運動會上徑賽並無1公里(1000公尺)的項目,目前世界上也沒有能以每秒10公尺的速度持續跑100秒的人。更實際的是找不到1公里水平直線的賽道,跑了1公里,移動的距離(位移)通常不是1公里。比起套公式答對題A的學生,題B回答10公尺/秒的學生不但在速度量值尺度的概念上發生迷思,對平均速度的定義也混淆了! 情境首重真實,真的會發生,真的能經驗。然而,每個人的生活經驗並不相同,真實情境該對誰來說呢?學者,教師,命題者,或是來自廣大範圍的學生?開發真實情境並不容易,對學生而言真實的生活情境是非常複雜的,學生的生活經驗有限,學科知識往往深嵌於真實情境內,不經過深入閱讀、觀察不易抽取出來,或是所需知識超出課綱的範圍,勉強詮釋容易以偏概全,所以真實情境一定要加以簡化,如何簡化的合情合理實是命題者的挑戰。 以104年指考物理科的第8題為例: 這當然不是每個人期望經歷的真實情境,卻是一般生活中常見的待解問題。題中水平筆直,靜止不動,不轉動,忽略其他阻力,巧妙有效地將問題簡化至學生可解的程度。 一般說來,為了要清楚描述情境使讓即使沒有相關經驗的學生也有身歷其境之感,往往使情境題的題幹敘述較長。正如「108新課綱與素養導向命題精進方向」中所述:「雖然素養試題不必然是以長題幹與題組的方式命題,不過較高強度的素養試題(高品質的「情境題」)的確會傾向於以較長題幹或題組的方式來命題…」。 學生與教師的因應之道 對學生而言,應將有更豐富愉快的學習歷程,因為好的情境試題往往本身就是很棒的學習材料。當然廣泛閱讀以擴充生活經驗並增進閱讀能力,一定有助於此類試題的得分。 對教師而言,確實在短期內會有命題需求上的挑戰,但長期而言,因為教材與評量貼近實際生活取材,且有跨領域跨學科的整合,預期應能經驗到更愉快的教學生涯。 最後和大家分享一題取自許志農教授素養評量試題工作坊(2013),我很喜歡的試題: 不但跨國文、歷史領域,應用單位定義及換算,而且也是學生關心的生活化議題呢!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選才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節錄),原文請見:素養命題中的「生活情境」
高中學科 【108課綱】公民與社會如何設計素養導向課程?
關心教育發展或教學現場的夥伴,在「十二年國教課綱」與「素養導向教學」資訊的密集洗禮下,您心中留下的是什麼?對於核心素養的理念和架構,學校與教師將如何落實其教育願景、課程規劃、領域教學?公民與社會科在新課綱脈絡下將如何發展?對於這些問題您是否有些想法和做法?本文將從核心素養的理念和架構、公民與社會科的核心理念與學習重點,以及素養導向課程設計的原則等,探討素養導向的公民與社會課程設計。 核心素養的理念和架構 素養導向的新課綱以「自發、互動、共好」的基本理念,建構「自主行動」、「溝通互動」及「社會參與」三大面向、九大項目的能力,培養學生適應未來的核心素養,強調將知識、能力和態度整合運用在情境化、脈絡化的學習過程中,注重學習歷程、策略與方法,透過學生實踐力行的表現來評量學習成效,以改變教與學的樣貌。 公民與社會科的核心理念與學習重點 新課綱下的社會領域課程,其核心理念在於涵育新世代的公民素養,以期公民面對各種挑戰時,能做出迎向「共好」的抉擇與實踐。基於課程的發展目標,公民與社會科著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價值判斷、理性決定的素養,對於族群、社會、地方、國家和世界多重公民身分的敏察覺知,涵育肯認多元、重視人權和關懷全球永續的責任意識。 公民與社會科課程的「學習重點」包含「學習內容」與「學習表現」,學習內容主要由四大主題所構成,分別為「A.公民身分認同及社群」、「B.社會生活的組織及制度」、「C.社會的運作、治理及參與實踐」以及「D.民主社會的理想及現實」。在學生成為未來公民的歷程中,期待以公民身分認同為學習起點,引領學生探索所處社會生活的組織、制度、治理及參與,並關注與思考民主社會中的重要議題,培養學生知識的探究與理解能力,展現理性溝通互動、團隊合作、問題解決及社會參與等學習表現。 素養導向課程設計的原則 從新課綱的理念和精神,可以了解素養導向的教學強調「有感的學習」與「帶得走的能力」,以學生為本位,朝向理解和意義感知的學習,將學習內容與探究歷程結合,注重實踐力行。因此,教師在設計課程與教學時,可從「方向」和「方法」兩個層面來探究與實作。 首先,定位教學與學習的方向,確認課程的學習目標和學習重點;其次,考量適切的教學方法或學習策略;最後,選擇適宜的學習評量。當課程設計與實施時,建議先自問三個問題: 1.學習目標是對應或促進哪一項核心素養的養成? 2.哪一種教學方法或學習策略,有助於達成此項核心素養的養成? 3.藉由何種學習評量方式可以達成學習目標? 一個教案的分享 筆者與國家教育研究院共同協力合作,從108課綱的公民與社會,以「主題:D.民主社會的理想及現實,項目:公平正義,條目:公Da-Ⅴ-3為什麼社會的不同群體,對於「公平正義」的理解與追求會有衝突?」發展素養導向的教案,以下簡要說明「公平正義」議題的課程設計。 (完整教案請參閱國家教育研究院網站, 「12年國教社會領域教材及教學模組之發展與研究」) 結語 本課程設計從日常生活觀察的情境出發,針對公共議題的爭議著手,藉由三回合象限位置的選擇,由學生提出其偏好立場想法背後的思維,透過與他人的對話,討論過程中,思考身障人士的無障礙空間、遊民以及性別友善空間,意識城市空間設計背後的價值或目的,藉此感受面對不同的群體,該如何的去理解對方,特別是弱勢團體,進而反省社會中處於不同位置與利益的團體,產生群體權利與公平正義的衝突時,該如何理解與解決爭議。 有感的教學會產生深刻體會的連結,連結是促發行動力的起點,當學生對所處環境有敏銳的觀察與反省能力,會較願意投入社會參與。公民素養的培養不是一蹴可及的,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需要觀念的轉變、心力的投入、時間的支持與耐心的等待,引領轉變發生,期盼轉變有成,期待大家的共同參與。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選才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節錄),原文請見:素養導向的公民與社會科:一個教案的分享
高中學科 【108課綱】政大附中地理科,專題實察跨域共備
在進行地理野外實察時,常遇到測量的情況,如:道路有多寬?樓高有多少?坡度有多陡?這時將數學課程學到過的身體尺、三角函數拿來運用,就算沒有帶測量工具,一樣也能達成任務。在進行地形觀察時,也常無意間看到特殊的植物群落與動物分布,如:沙丘旁的木麻黃、林投樹;溪流邊的大小白鷺等,學生可以把生物課程中學過的內容跟大家分享。 這種跨領域課程的野外探索課程,對學生而言可以很自然地融合各科所學,反而老師們因為領域專長,只會關注設計單一科目,而限縮了學生跨領域的學習,但透過跨領域教師社群的設立,並進行跨領域共備(編按:共同備課),就可以設計出較為「完整」的課程。而所謂「完整」的課程,指的就是學生透過單一課程的學習,可以進行跨科、跨領域的應用,讓學生學到帶得走的能力,更進一步希望學生能做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 自導式野外實察課程,運用跨領域知識 基於前述理念,政大附中的地理科老師們從設計自導式野外實察(Self-guiding fieldwork)的課程開始,先引導學生按圖索驥地進行野外探索活動,慢慢地進行跨科(歷史科為主)及跨領域(生物科為主)的合作,並以學校為中心,來回步行約2小時以內的空間,做為探索的範圍,漸漸設計出包含地理、歷史、生物以及化學科相關內容的探索課程。讓學生進行一趟野外實察時,必須同時應用到跨領域的知識,才能完成野外實察的學習內容,並透過觀察、探索,以文字說明、圖形描繪、攝影等形式,呈現野外實察的作業或報告;回到教室後,透過學生自評、他評及老師評量等多元的形成性評量,完成最後的實察報告。 社會科專題課程,培養帶得走的能力 為了能延續這樣多元探索的能力,政大附中在高二開設了進階的社會科專題課程,讓社會組的學生在歷史、地理、公民三個專題中任選一科,進行更深入的論文研究與撰寫。在專題課程中,老師必須先教授各科的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的相關規範,接著教授相關技能,如:資料蒐集的方法、野外測量的方式、主題地圖的繪製(如:ArcMap、QGIS)、問卷的設計與實施、資料的統計與分析等,再透過學生自訂的主題,引導學生進行專題論文探究與實作,於學年結束前完成論文並進行公開發表。 透過這樣一系列的課程,學生雖然在高中的學習階段中感受到的是:學不完的技能、修改不完的論文,一發表完,學生們總會覺得這門課程終於結束了,但是學生到了大學之後,便會發現高中所學的各學科中,最能運用的就是專題課程學習到的各項能力,當他們發現其他同學都不知該如何進行資料蒐集與報告撰寫時,我們的學生已經能架構好完成報告的步驟,真正學到「技能」,而且可以受用很久,這才是落實「帶得走的能力」的學習。 跨領域共同備課,設計「帶狀」課程 政大附中從95學年度開始實施自導式野外實察課程、100學年度開始開設高二社會科專題課程、104學年度高一跨班選修課程中開設探索課程;課程研發歷程是從「點狀」的活動,慢慢地架構出現行的「帶狀」課程,而且課程所規劃的內容與發展方向,正好與目前12年國教推動的素養導向課程不謀而合。因為在這一系列的課程中,不但可以學習到各科的專業知識,還可以學到做學問時應有的能力與態度,這門科目所學習的內容不僅是社會科面向,也可以運用到其他所有課程中。 然而,像這樣的探索課程或是社會專題課程的研發,並非單獨一位教師可以完成,必須透過跨科社群進行共備,並經過至少3年不斷修改,才能讓課程更臻成熟。這對一直習慣固定教材授課的老師們而言,是很大的挑戰,故高中教師面對108課綱強調素養導向的課程,必須及早規劃並先進行課程試行。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選才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節錄),原文請見:地理實察與社會科專題—政大附中地理科的經驗
高中學科 博士生的讀書法part3:截長補短
我想談的,從我第一篇文章(博士生的讀書法part1:適才適性)就很清楚。國民基本教育只是一個探索學生能力的時期,一個學生適不適合念書,或者應該直接就業,本來就沒有一定。所以我的「讀書法」,絕對不是「升學讀書法」。而是就我個人的經驗,以及總體社會的觀察,所提出的一種對國民基本教育的看法。 就像其他網友質疑的一樣,我是拿了自己極端的例子來分享,並非人人都能和我一樣,很早就立定文史方面的志向。然而,同樣的,也並非人人都能專心致志地念大學,乃至於升上大學後,還繼續保有學習的能量與興趣,完成學業的同時也充實自己,習得進入職場需要的前置技能。我相信考上大學混學分、混文憑的人,遠超過真正想念大學的人。 讀大學並非人生唯一的選擇,也不是必經的路線,即使是我走到今天這個位置上,站在大學講台,我依然不希望所有人都來念大學。美國和日本的大學入學率都只有五成左右,這點可以供我們參考。 大學已經在思考十年畢業的可行性,意即少子化即將衝擊大學的營收,站在辦教育的立場,大學方面當然希望所有人都去念大學,衝高入學率的同時,也讓他們的辦學可以延續下去。可是,站在學生的立場,就不是這麼簡單的問題了。我先給家長們三句老話: 「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 「行行出狀元。」 「甘願作牛,毌驚無犁好拖。」 回想起這三句老話之後,就聽我說說何謂截長補短吧。我定義的截長補短,是有二個層次的。 第一、專注擅長領域 我的國文和史地,基本上都是頂標的水準。有的網友找到我出版過的著作,其實都是跟歷史相關的。我的筆名是唐墨,歡迎大家去搜尋看看。我的英文大概只到均標,自然科僅能後標,數學絕對是底標。假使學測有考第二外語的話,我的日文應該可以幫我拿到更漂亮的分數。 大概在國中的時候,就已經感受到其他科目是我追之不及的。而我選擇的方式,就是保有最基礎的一些簡單的公式背誦,然後把所有的心力與時間投注在自己擅長的文史科上。差不多是國中的時候,我看了散文家廖玉蕙的作品,後來知道她在世新大學任教,自然而然,上了高中我就將目標鎖定在世新大學中文系。 請注意,這就是我為何要強調我是博士生的原因。 請注意,這就是我為何要強調我是博士生的原因。 請注意,這就是我為何要強調我是博士生的原因。 很多人以為,世新中文系的錄取分數很低,任何人都可以考上。但選大學真正的方式,應該是「選系不選校」。我考進世新大學那年,基本上我們的師資是遠遠超越台大的。中研院院士曾永義的戲曲、王更生教授的文心雕龍、許進雄教授的甲骨文、黃啟芳院長的文學史、齊益壽教授的陶謝詩、洪國樑主任的詩經、王國櫻教授的李白詩文、陳義芝的新詩、林黛嫚的小說、廖玉蕙的散文。歡迎各位家長與網友去搜尋一下,這些基本班底不但是台大退休教授,也都是該領域的佼佼者甚至最頂尖的研究者。台大老師的老師,這樣的師資陣容能差到哪裡去呢!更何況駐校作家與藝術家還有白先勇、黃春明、雷驤、魏海敏等人的加持。 我很感謝在世新中文系念大學的那幾年,教我們的都是不藏私的高手,傾囊相授,讓我可以有今天的小小成就。所以我選擇考回母校,繼續替系上服務,教授現代小說。我與我的老師們相比,還差得很遠,但是我期許,我能像他們一樣,不因為世新中文系是個小學校小系而怠惰,始終保有教學的熱忱。我現在的指導教授丁肇琴,就是當年在基隆高中教我國概的侯灑琴老師所介紹的。當年上侯灑琴老師的課,我是分數最高、學習熱忱最充足的學生之一,當她知道我如願考上世新,就拿了丁肇琴老師的名片給我,讓我去拜訪丁老師。 第二、家長鼓勵協助 而截長補短的第二個層次,掌握在家長手中。家長必須認清自己孩子的長處與短處,並給予支持和鼓勵,讓孩子充分發揮他們的長處。 國英數社自,這五個大方向,有人可以通透,有人只能略懂,家長千萬不能因為學生的分數表現不佳,而將孩子送去補習。家長應該深入理解,孩子在學習上遇到什麼樣的困難,以及他們的思考模式與閱讀興趣,比較契合文史,或是比較傾向數理。批批踢上充斥著各種戰文組或戰理組的文章,其實這就顯露出文組和理組,可能本來就有不同的大腦思維模式。只有少部分的人,可以文理全才,掌握文武半邊天。難道我們要賭上自己孩子的青春,賭他們都是半神半聖亦半仙嗎?當然不是的,這又扣回了我第一篇文章所談的,適才適性。 請各位家長們,回家跟孩子們談一談。看他們對什麼樣的知識,或是什麼樣的技術比較感興趣,引導並支持他們,讓他們好好地去發揮吧!千萬不要逼他們考大學,他們的路可以更開闊! ★博士生的讀書法part1:適才適性 ★博士生的讀書法part2:拒絕補習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高中學科 博士生的讀書法part2:拒絕補習
因為有人提問,為何拒絕補習會是我的讀書法之一(請看:博士生的讀書法part1:適才適性),所以第二講就先來談拒絕補習的原因。我是世新大學中文系的兼任講師,負責的課程是現代小說研讀及習作。同時,我目前也是世新大學中文系博士生。我歸納出國高中時期的讀書方法,大約有以下三個重點:1.適才適性、2.截長補短、3.拒絕補習。現在就來談談,拒絕補習是怎麼一回事。我們以補習業最興盛的日本來作例子就好。下圖是日本某高校的課表。 日本的補習班有兩種,一種是「塾」,就像我們所認知的全科補習班。另一種稱為「予備校」,是專門為了考大學,或者針對某些特殊資格考如語言檢定、國家考試、醫學考試、司法考試等而設置的。稍有能力的日本家庭,且未來選擇進學的人,就會去「塾」或「予備校」補強各個科目。就算能力不足,但孩子很想也很能念書,日本家長就有可能去兼兩份差供孩子補習。這個概況,其實跟台灣很像。 但有兩個根本上的差異,所以我不推薦讓孩子去補習。我個人的例子是,我很早就自主與父母商量,無論如何,就是不去補習。 拒絕補習,自主安排學習 第一,日本九點才上課,四點前就放學了。就學習強度來看,在校的六個小時,外加午休,基本上已經把最精華吸收能力都耗盡了;留在補習班,其實只是強制閱讀、強迫吸收,並不能有效地運用大腦,去運算或記憶任何東西。保持學習的興趣,讓學習的強度可以延續,遠比一次填擠大量資訊來得有效。就是現在讓家長們去學一個不熟悉的新事物,也是以週次為單位,一週一堂課,最能吸收得了。 然而,拒絕補習也並非一概地排斥,拒絕補習是有條件的。首先,家長要引導學生,放學後要自主安排一些適當的閱讀強度與休閒活動。以我個人的例子來說,放學後,我一樣會打電動,可是我打電動的時間,一定會等於我看書或者學習其他才藝的時間。 我高中考到舊規日檢4級,除了大學強制地聽講課程之外,我從未在外上過日文課,大學考到舊規日檢2級。因為家庭背景,高中考到飲調丙級。國中加上高中六年,寫了不下五十首古詩、卅餘篇散文和小說、讀完十多部佛經、背了一些論語和詩詞、上過中餐和日本料理的廚藝班、甚至高中的時候自學南管工尺譜、跟著社團彈過一學期的貝斯、編過兩期校刊。聽過也練過上百首日本演歌,算是把日文打好底的管道之一;四歲開始看霹靂布袋戲,至今沒有斷過。 同時,天堂、仙境傳說、世紀帝國、魔獸世界這些遊戲,我也從未缺席。我們家還是忠實的日系遊戲支持者,從超級任天堂玩到PS4,各種機型與經典遊戲,我都玩過。如今回想起來,我還真的不知道自己的時間是怎麼擠出來的。 學測放榜後,我是班上第一個有學校念的人。我一心想上散文家廖玉蕙的課,加上我的英文能力並不太好,所以我選填了當時廖教授任教的世新大學中文系。附帶一提,廖教授後來轉任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我也是因此考去那邊念碩士。 學生要學會自己管理時間,而不是永遠照著別人設定的課表跑流程。面對遠大的未來,管理時間,絕對比寫那些計算應用題目來得更有幫助。 打破文憑迷思,適性學習 第二,2017年,日本的大學入學率只有50%左右。較之二十年前雖然已經翻了快兩倍,但日本的大學入學率一直是緩慢成長,而且時至去年,依然有將近一半的人,高中畢業就選擇進入職場。 台灣有些公司非大學生不用,導致有些根本不適合也不想繼續唸書的人,不得不硬著頭皮去考大學。關於這點,兩個國家的國情稍有不同,這是台灣高教與技職教育的困境,但家長並非無能為力,例如家長可以試著放手讓想學技術的孩子去學技術,而不是強迫他一定要念大學。 考上大學,不管是哪一種大學,現在的大學生不乏窩在校園裡面,整整混四年文憑,只修滿戀愛學分跟玩樂學程,真正重要的學知識沒學到,而職場上需要的技術,更是半招不曉的例子。我班上就收過那種吝於給小說打上標點符號、段落不明、語意混亂、詞彙幼稚的大四生作品。姑且不論能力,我不認為這樣的大學生畢業之後,其工作態度與人生價值觀會比一個高職畢業就在職場工作四年的人來得更高明。 究其實,台灣集體受到大學文憑迷思,才會認為一定要考大學,家長逼著學生一定要念大學;當大學錄取率逼近百分之百的時候,各位睿智的家長,您一定可以想像,企業界把大學文憑當成最底標,也是無可厚非的事情。 如此惡性循環,台灣各行各業的技術不會提升、學生素質與競爭力不會進步、舉國上下空談理論。 看看,為了考大學而硬是去補習,會替整個國家帶來多大的禍端啊!拒絕補習的理由,其實和我第一點相呼應:適才適性! ★博士生的讀書法part1:適才適性 ★博士生的讀書法part3:截長補短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高中學科 博士生的讀書法part1:適才適性
我是世新大學中文系的兼任講師,負責的課程是現代小說研讀及習作。同時,我目前也是世新大學中文系博士生。我的碩士學業是在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創作所完成的,因為大學是在世新就讀,所以選擇博士班的時候,我以熟悉的環境與教授為主要考量,決定考回世新中文博士班。 現在,就與大家分享我一路走來的讀書方法,提供給諸位參考。我歸納出自己的讀書方法,大約有以下三個重點:1.適才適性、2.截長補短、3.拒絕補習,將會分成三篇文章來說明。先講第一種,適才適性。 人人都有學習能力的差異 根據科學研究統計,每個人從小到大接受的教育環境,以及先天頭腦發展的不同,乃造成每個人學習能力上的差異,有人對圖像特別敏感;有人對文字容易產生反應;有人具備絕對音感;有人天生記憶力超群。 「參與研究工作的倫敦國王學院的羅伯特.普洛明(Robert Plomin)教授說,包括家庭背景和學校教育等在內的非先天因素,在兒童學習方面也起很大影響。普洛明教授說,發現基因對學習能力有如此大的影響,並不意味著那些先天因素導致學習困難的兒童就沒有辦法了,只要學校老師和家長多努力,就能幫助孩子進步。」(研究:閱讀和算術能力都由同一基因決定) 我們的國民義務教育,是一種漫長的探索過程。國英數地歷理化的智能學習,配合美術音樂的美感教育,加上體能訓練,由此可知國民義務教育的本懷,應該是要讓學生在眾多科目中,找到自己有興趣、相應的學門類別。但是,現在的社會風氣與家長的觀念,卻是要求一個學生必須做到五育兼備,甚至國英數地歷理化都得樣樣精通。這種把語言能力和邏輯思維,歷史人文與自然科學,不分青紅皂白地讓學生全部吸收,且要求吸收到最飽和的頂標水準,絕對是有問題的。 徹底投入自己喜愛的領域 我從小就對文史有著濃厚的興趣,但也非常喜歡科博館、天文館、動物園的各種文字出版品,小學四年級曾經嘗試著自己看書研究中國古代星象與易經,寫過三千多字的研究心得。年紀漸長,我發現我是喜歡看書,喜歡從書本中獲得知識的人。對於真正硬底子的天文學、地球科學、化學公式,其實我一竅不通。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習慣的領域,如何從那個領域一門深入,徹底讀通那一門科目,我覺得才是學習真正的意義。 因為很早就開始學著看文言文,像戰國策、論語、甚至老莊、佛經,都是我小學至今的課外讀物。所以到了國高中的時候,我幾乎不需要另費心力去準備我的國文科,唯一的短處就是現代文學相關的題目,由於看的文本實在太少,我經常錯會新詩或小說的題旨。 文言文與白話文,本質上就有相當大的差異,要習慣不同的文類,必須耗費一些時間;而單單國文一科就如此複雜,何況還要兼顧其他科? 我在國中的時候就確定了文史哲這一條路線,是我可以努力的方向,所以當我在國中遇到對我來說比較困難的白話文,我就到圖書館去,把課本上收錄的作者的其他著作,都找出來看。國中要面臨理化和數學這兩門難度從小學大幅提升的科目,我初碰到幾個解不通的公式,而且發現進度開始漸漸追不上學校老師的時候,就毅然決然地先把國文和史地搞定再說。 那些年泡在圖書館,看不懂新詩的詩意也不清楚黃春明的<魚>到底要說什麼的國中屁孩,如今站在大學講堂教現代小說。還能有比這更勵志的故事嗎?有,下回為諸位繼續分解。 ★博士生的讀書法part2:拒絕補習 ★博士生的讀書法part3:截長補短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